“预制菜进校园”引争议 行业须规范才能走得更远

机械设备之家 20231006

  • 冷链物流
  • 预制菜
近期,“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引发全网热议,许多家长担心预制菜不新鲜,防腐剂等过量添加、营养成分受到破坏,长期食用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为此,部分家长甚至辞掉工作,专门给孩子送饭。

  近期,“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引发全网热议,许多家长担心预制菜不新鲜,防腐剂等过量添加、营养成分受到破坏,长期食用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为此,部分家长甚至辞掉工作,专门给孩子送饭。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预制菜》团体标准的定义,预制菜是指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过分切、搅拌、调味等预加工及炒、炸等预烹调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依此定义,人们早就习以为常的速冻水饺、火腿肠、各类罐头等速冻食品、速食食品,都属于预制菜。预制菜一般可以分为四类:即食类,如八宝粥、午餐肉罐头等;即热类,如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即烹类,如调理牛排、鸡胸肉等;即配类,如免洗免切的净菜等。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加上保鲜技术的进步,节时省力的预制菜应运而生。对于一些没有时间做饭的年轻人来说,预制菜可以说是他们的福音,下班后买几份预制菜回家,简单加工后便可饱餐一顿,既节省了时间,又满足了年轻人对生活仪式感的追求。预制菜上菜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也使其成为餐饮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一大选择。
 

  2022年以来,河南、山东、广东、福建、浙江、四川等省份纷纷出台扶持预制菜发展的政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提出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可以看出,无论是地方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在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预制菜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那么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预制菜发展的背景下,为什么预制菜进入校园还会引发争议呢?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家长对于预制菜的安全性、营养价值以及口味非常担忧。
 

  笔者了解到,许多学校引进中央厨房集中供餐模式,一般由餐饮公司实现对中小学、幼儿园的餐食集中配送。中央厨房生产预制菜区别于传统的烹饪模式,一般采用自动化、标准化流水线作业,从原料清洗、切配到炒制、包装都是由自动化生产线来完成,人工参与度较低,制作完成后还会经过严格的异物检测程序。而传统的学生食堂,由于需要准备的食材量大,时间紧、任务重,难免会存在菜品清洗不干净等情况。因此,只要是按照标准严格执行,预制菜虽然和现炒菜在口味上有一定的差别,但营养和安全还是有所保障。
 

  不过,预制菜进校园首先要保证家长、学生的知情权。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19年出台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指出,学校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学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应当听取家长委员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意见,保障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在预制菜进校园之前,及时征求家长意见,后期的实施情况也要及时和家长沟通,打消家长疑虑,如此才能避免产生更多误解。
 

  其次,预制菜进校园,监管的力量不应该缺位。有营养学者表示,学校方面要做好食安监管和营养管理,合理规划预制菜品类;政府监管部门应对预制菜进校园制定更加清晰的细则和标准。
 

  例如,广州南沙区各学校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配备相应等级的食品安全管理队伍,符合条件的配备了食品安全总监;全区中小幼食堂均为自营食堂,全面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百分百面向学校和家委开通观看权限。当地还推进落实自主经营和配餐制度,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管理:目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食堂已实现全部自主经营,均已按要求落实陪餐制度,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常态化巡查、抽查工作。
 

  预制菜进校园之所以引起争议,本质上是预制菜的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市面上的预制菜产品良莠不齐,普遍存在不够新鲜、口味不佳等问题,导致家长对预制菜存在疑虑。这就需要国家制定更加严格、规范的标准体系,不断提高预制菜准入门槛,将低端劣质的预制菜淘汰出局,让健康、味美、优质的预制菜进入市场,才能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促使行业获得健康、长足发展。
 

查看全文

点赞

机械设备之家

作者最近更新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助力汽车芯片研发应用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1
  • 工信部: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冷链物流助力战“疫” 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

    2020-03-02

  • 线上订单火爆 冷链物流市场迎来“红利期

    2020-03-19

  • 冷藏车成为农产品质量提升的驱动力之一

    2020-03-25

  • 新消费形势下冷藏车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率仍需提升

    2020-04-1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机械设备之家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