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公众理解,让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的好帮手

传感梦工厂 20231007

  • 人工智能
  • 医疗应用
  • 教育应用

   光明网讯“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个生产力已经到来,我们要驾而驭之。”近日,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促进公众理解人工智能”专题论坛上,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前任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说,“我们要引导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从而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深度创新。”

  龚克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孕育着足以变革世界的重大创新与突破,但普通大众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和认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跨越式发展带来的科技伦理治理风险,也尚未得到充分透彻的讨论和了解。

 

  人工智能的发展,人是关键因素

 

  “最近大家都在问生成式人工智能会不会让机器人和人类对战并战胜人类。”从事机器人研究20年的上海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天津大学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研究所副所长齐俊桐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中,人会在其中成为关键因素,在这个基础上机器人会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今年3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苹果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以及其他上千名资深AI研究人员签署公开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应立即暂停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训练。

 

  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造福人类但会带来安全风险,所以我们需要善用人工智能。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一直在研究如何以法律制度保障人工智能安全运行,她说道,公众既要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也要人工智能精准治理,实现发展与安全的平衡。

 

  微软(中国)公司首席技术官韦青指出,谈人工智能我们最后都离不开人,因为这是以人为本的技术发展策略。我们要学会“滑向冰球即将到达的下一个位置”,而不仅仅只是在巨变时代后面不停地追赶潮流。

 

  人工智能在行业应用中已经大显身手

 

  当医疗器械遇上人工智能两者产生了新的火花。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工学院讲席教授默罕默德·萨万(Mohamad Sawan)指出,人工智能的综合应用已经改变了整个医疗应用方向,尤其在治疗神经性退行性疾病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现在人工智能与脑科学也在互相促进,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Warren Alpert杰出学者大久保达夫(Tatsuo Okubo)指出,脑科学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人工智能来处理这些大数据,同时还要通过科学家以及公众对人工智能生成的结果进行判断,推动脑科学的发展。

 

  “在学习和教育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挤出知识的水分。”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教授段伟文认为,我们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冲击下,找到在哪些范畴提升我们的能力,因为任何时代它都是留给这样“有心人”。

 

  “我们要在人工智能和教育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并且运用正确的方式。”突尼斯科学技术未来协会主席哈特姆·斯里曼(Hatem Slimane)认为我们要致力于不断地改善和提升人工智能,从而为我们的教育,下一代的教育带来益处。因此,未来我们先要想好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可以达到什么目标。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促进公众理解并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真正驾驭人工智能的未来。(记者王一涵)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梦工厂

作者最近更新

  • 这家MCU芯片企业获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战略投资
    传感梦工厂
    5天前
  • 赛微电子,投了一家传感器公司
    传感梦工厂
    6天前
  • 2.95亿!又一家传感器企业被(688045)收购
    传感梦工厂
    08-28 10:4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梦工厂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