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科奇推出业界首款单芯片支持两个5G满速小区的4G+5G双模全组合小基站解决方案

感传媒 20231006

  • 5g通信
  • 基带芯片
  • 小基站

5G开放式RAN基带芯片和电信级软件提供商比科奇(Picocom)今日宣布:其PC802基带处理(PHY)系统级芯片(SoC)已率先实现单芯片支持5G双4T4R小区峰值速率稳定运行,这代表了PC802基带SoC已全面实现设计标准。此前,单芯片4G+5G双模解决方案已支持TDD和FDD制式的所有组合,且单芯片已支持三个LTE小区。5G双小区4T4R解决方案已与客户的协议栈集成,并完成72小时测试,系统运行稳定,继续保持了低功耗的优势,性能达到系统最大吞吐量指标。

作为全球首颗专为小基站应用打造的基带处理SoC,PC802带有面向现代移动通信而高度优化的处理架构和强大的算力,从而在带来高性能和高灵活性的同时,可保持低功耗运行以降低运营商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此前,诸如几维通信(KiwiCT)等无线接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采用比科奇的基带解决方案,已实现业界首款功能完整、运行灵活的4G+5G双模小基站。比科奇PC802 SoC的高性能和不断优化的物理层软件吸引了全球技术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领先业界的小基站解决方案。

 

比科奇杭州实验室可以支持自己与客户的各种研发活动

本次推出的5G双小区(2x4T4R)功能采用单颗PC802芯片并运行了优化的物理层软件,来与合作伙伴成熟商用的5G NR高层协议栈软件完成对接。在按照运营商标准的时隙配比(7D1S2U,特殊时隙配比6:4:4)下,双小区均配置为下行4天线4流,上行4天线2流,并使用多台国产5G商用手机进行了空口接入和业务数据的测试。72小时的稳定测试结果显示,双小区均可稳定达到下行1.5Gbps以上、上行220Mbps以上的吞吐能力,芯片的整体功耗不超过8W。

比科奇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蒋颖波博士表示:“比科奇一直致力于将自己领先的移动通信科技转化为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服务和产品创新能力,因而在业内率先到达了多个里程碑,包括今天宣布的基于PC802单芯片和基带软件的5G双小区功能。它使我们的客户能够在一台高经济性小基站上,高性能地支持4G+5G双模小基站以任意功能和服务组合运行。这表明基于比科奇PC802基带SoC和配套软件的小基站解决方案在功能性和商用性等方面已完全成熟,比科奇与合作伙伴团队的开拓性创新正在给整个产业生态和消费者带来新的价值。”

此前,比科奇PC802芯片的LTE物理层软件性能也完成了进一步提升。在与合作伙伴实现LTE-A升级并成功实现双小区的峰值速率后,又突破了单芯片对三个LTE小区物理层的支持。在下行2天线2流,上行2天线2流的配置下,各个小区均可稳定达到下行190Mbps以上、上行66Mbps以上的吞吐能力。此外,比科奇还和几维通信在今年6月于上海举办的MWC上海大会上展示了采用PC802基带SoC开发的DYND-6100 4G+5G双模小基站产品,并演示了端到端的多种业务组合,DYND-6100双模小基站已在第三季度完成了量产准备。 

比科奇北京研发中心也致力于帮助运营商和客户发掘小基站的潜力

比科奇PC802基带SoC与成熟的物理层软件已向全球数十家客户批量交付,被广泛用于分布式单元(O-DU)、射频单元(O-RU)以及一体化小基站产品之中并通过了运营商的现场测试。PC802既可以支持4G LTE和5G NR物理层的分别处理,也可以支持这两个物理层在一个芯片上同时处理,可为运营商的商用小基站提供极大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查看全文

点赞

感传媒

作者最近更新

  • 【洞察】自供电无源传感器可实现长时间或无限续航 应用前景广阔
    感传媒
    02-14 15:53
  • 凭借超低功耗图像传感器系列,安森美荣获AspenCore全球电子成就奖
    感传媒
    2024-11-11
  • 堡盟O200微型光电传感器助力医疗智能化创新
    感传媒
    2024-08-2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5G芯片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已进入关键时刻

    2020-03-03

  • 紫光展锐:5G基带芯片春藤V510已支持700MHz频段

    2020-05-20

  • 高通总裁:已有375款5G终端采用高通解决方案

    2020-06-19

  • 5G iPhone将采用骁龙X60基带 本月开始生产

    2020-06-2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传媒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