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电器就够!华为小米等国产厂商联合推动快充标准研究

科技营 20231011

  • 消费电子
  • 快充协议

  10月11日消息,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公众号消息,在9月26日至27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终端快速充电技术与标准推进委员会技术工作组(CCSA/TC626/WG1)与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绿色能源技术组(TAF/WG10)在重庆联合召开2023年第三次会议。

  产业推广组(CCSA/TC626/WG2)与FCA产业推广组联合召开第二次会议。共有来自终端厂商、芯片厂商等48名TC626成员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在TC626/WG1与TAF/WG10的第三次联合会议上,宣布了 WG1 副组长名单,包括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的孙瑞囡、OPPO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刘臻、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张元、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的于磊。

  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对关于快充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讨论。还对三项快充团体标准草案做了进一步完善,持续推动快充标准统一进程。

  手机充电头快充不互通这一问题存在已久,此前各个品牌之间互不兼容,协议互不开放,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快充体验。

  统一快充协议这件事,在Android 7.0时期,谷歌就要求使用Type-C接口的手机必须支持USB-IF标准化组织制定的PD快充。

  但大部分厂商志不在此,所推出的手机产品大都只支持18W、20W的快充功率,相对于其私有协议来说毫无竞争力。

  在2021年12月,由信通院、华为、vivo、小米、OPPO牵头,联合多家终端、芯片企业和产业界伙伴共同完成融合快充协议——UFCS。解决设备之间的快充不兼容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对于这一协议国内厂商明显更为在意,截止到今年9月份,共有有14款终端产品、26款充电器产品通过UFCS融合快充认证。产品覆盖了华为、小米、OPPO、vivo等制定规范的厂家,也有部分第三方厂商。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认证产品绝大部分都已上市出售,而非是纸上谈兵。

  UFCS目前支持40W功率,未来将提升至65W。虽相较于各大私有协议的功率来说较为落后,但功率也比目前主流的PD协议18W、20W要高不少。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营

作者最近更新

  • 总投资30亿元,帝尔激光总部暨研发生产基地三期项目落户光谷
    科技营
    2024-07-10
  • 高质量!节卡机器人再获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攻关成果一等奖
    科技营
    2024-06-04
  • 美光计划投资约300亿元在日本新建DRAM厂
    科技营
    2024-05-2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从MEMS专利数量分析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现状

    2019-03-28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当下MEMS技术应用概况及国内MEMS产业发展现状

    2019-03-28

  • 浅谈GPS天线中的四臂螺旋天线的一些应用

    2018-12-2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营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