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图科技融资 曾经的AI四小龙同行不同命

电子技术应用 20220321

  • 人工智能
  • 智能安防
  • 城市基础设施

上海,黄浦江西岸,依图科技的总部,创世人朱珑和林晨曦正关注公司的融资。而马路另一边,是已上市的同行公司刚买下的物业。

  近期,依图科技开始进行新一轮融资的交割。虽然本次融资没有公开具体规模,但公司公开了领投方,即香港博约国际投贷基金(下称“博约国际”)。

  资料显示,博约国际是深圳博约国际投贷基金的境外子公司。该平台由深圳市政府牵头,是大湾区唯一一家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规模方面,博约国际的首期出境额度为105亿元,投资方向为新兴产业。

  博约国际+依图科技,1+1能否大于2?对此,双方都有话要说。

  博约国际表示:“依图科技是中国AI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其一流的研发实力与技术团队在智能算力硬件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创新。本次投资后,博约将继续支持其业务发展,立足中国,布局全球。也将继续发挥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的战略意义,探索金融创新,服务本土企业全球产业布局。”

  依图科技表示:“期待本次与博约携手,加速依图科技在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布局,推进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依图的世界级人工智能公司的发展进程。”

  划重点,依图科技对自身的目标定位是世界级人工智能公司。要达到这点,人、产品、钱,三者缺一不可。

  2012年,上海交大闵行校区附近,依图科技正式成立。公司创始人朱珑和林晨曦是高中同学,毕业于福建师大附中。此后,朱珑赴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求学,林晨曦在上海交大完成学业。

  因为创业,昔日同窗的人生轨迹又交叉在一起。创业前,林晨曦曾任职微软亚洲研究院、阿里云,朱珑是MIT(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博士后。依图科技的四个字母“YITU”,分别代表Young、Innovative、Team-working、Unique。

  两位工科学霸选择AI解决方案为创业赛道,并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将依图科技的业务分为智能公共服务和智能商业两大类。

  整个AI的产业链,可分为基础设施层、技术平台层和场景应用层。依图科技主攻技术平台层,并研发出图像识别产品“蜻蜓眼”,应用于导航、人脸、交通安防、工业4.0、天气预报、环境监测等场景。

  论人,依图科技的创始人是工科学霸;论产品,依图科技有了“蜻蜓眼”。冲击科创板IPO前,公司拥有多重光环,客户开拓和融资也都顺风顺水。

  从各项“考古”资料看,苏州市公安局是依图科技的第一个客户。“蜻蜓眼”可识别车辆图像,如品牌识别、假套牌分析、以图搜车,因此最早为公安部门的车辆大平台系统采用。

  有关第一个客户,还有段插曲。当时朱珑动用所有关系,辗转求得了在时任副局长面前的3分钟自荐时间。被成功采用后,来自“MIT”的技术不胫而走,依图科技也就此叩开订单。

  叩开了订单,也打开了融资通道。A轮融资时,红杉中国联合创始人周奎亲临交大找到朱珑,两人在校园里边走边聊,足足用六小时敲定了融资事宜。

  但依图科技冲击科创板IPO时,一切发生了转折。

  2020年11月,上交所正式受理依图科技IPO的申请。一个月后,公司进入问询阶段。2021年3月至6月,公司进入先主动要求中止审核、再恢复审核、再中止的波折。

  从审核的文件看,依图科技的第一次中止是涉及红筹架构,第二次中止是补充财务资料。2021年7月,公司被终止审核。

  没申请上市前,依图科技是市场的“小甜甜”,各种光环加身。IPO终止后,公司成了“牛夫人”,各种瑕疵,如持续9年亏损和低毛利率,依图科技的营业利润等问题,被放大镜扩大。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依图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11.68亿元、-11.66亿元、-36.43亿元,2020年上半年该数据为-13亿元。同期公司的毛利率在55%至65%,而同行平均毛利率为75%至85%。

  亏损扩大、毛利率低于同行,很大程度上与依图科技的成本高企有关。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成本分别为2928.26万元、1.38亿元、2.59亿元,各占同期营收的42.61%、45.45%、36.11%。

  既然没法上市,依图科技的明星投资人也眉头一紧,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根据招股书,云锋基金、红杉资本、真格基金分别持有依图科技10.81%、7.38%、4.25%,公司整体估值约140亿元。

  冲击科创板失败后,这些明星股东错失了一条退出渠道。当然,痛的不止是出资方,依图科技也进入阵痛期。

  2021年8月,深睿医疗收购依图科技旗下的依图医疗,依图医疗此前从事医学影像产品,但多年来未实现盈利。

  出售之后,依图科技日渐沉默。但这段时间,其同行的大动作不断。

  早些年,依图科技与商汤科技(00020.HK)、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并列为AI四小龙。2021年,商汤科技成功上市港交所,市值已超2000亿元;旷视科技和云从科技也在2021年过会科创板IPO审核。

  同行不同命。

  今年1月底,商汤科技公告以33.3亿元收购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西楼的4楼至26楼。一街之隔,是依图科技的租赁办公地,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东楼21楼。曾经的同业变邻居,一个买楼,一个租楼。

  这或许应了那句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查看全文

点赞

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最近更新

  • 核心IP的技术进步加速卫星导航芯片融合创新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 英飞凌发布ModusToolbox™ 3.0,通过支持同步调试简化双核应用的开发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20
  • ASML:继续供货中国!ASML是欧洲公司,DUV光刻机不受美国影响!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AI结合智能手机传感器 可预测人类压力水平

    2019-07-10

  • 简单的智能玻璃揭示了人工视觉的未来

    2019-07-12

  • 英特尔开发出含800万神经元的类脑芯片系统

    2019-07-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电子技术应用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