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红帽论坛圆满举办:用开源技术铺展数字化转型蓝图

感知论坛 20231105

  • 人工智能
  • 云原生应用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行至深水区,用户不难发现,过去几年中,常见的一些应用程序可能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的需求。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更快实现创新,以应对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将"更敏捷"列为了企业发展的首要需求。

  放眼当下,"开源"已经成为了科技发展势不可挡的趋势。红帽(Redhat)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级开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在2023年10月26日举办了2023红帽论坛,分享了其在开源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探索与成绩,并宣布了2023红帽亚太创新奖中国区获奖名单。借此契机,笔者也采访到了红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曹衡康,以及红帽大中华区市场总监赵文斌。

  开源: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基石

  毋庸置疑,一直以来,在数字化产业当中,"开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数字化转型各方面新的创新,都是基于开源体系做出来的,"曹衡康表示,无论是云、大数据、人工智能,还是移动应用都来自于开源,大众所熟知的亚马逊、谷歌、微软、阿里、腾讯等,其采用的所有云架构都是开源的,且几乎都使用了Kubernetes的开源开发工具。

  如今,在开源技术的加持下,用户可以告别过去厂商主导的闭源窘境,获得最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与此同时,赵文斌表示,由于技术迭代快、版本多、复杂性高,企业在决策时,选择开源也意味着需要直面更多风险,而红帽的价值就在于能基于自身的丰富经验,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以及开源的思想和方法,成为用户加速创新的有力帮手。

  值得一提的是,红帽在所耕耘的开源领域,能支持包括物理机、有虚机,有私有云、公有云、边缘计算在内的所有硬件、软件。以应用开发为例,如今不管是传统应用、云原生应用,甚至热门的AI应用,通通都可以在红帽的OpenShift实现开发。曹衡康表示,未来红帽会继续基于"开放混合云"的架构,为企业提供跨平台、自主可控、可高度定制的混合云平台,以及不断更新的更好的工具。

  红帽2023亚太创新奖揭榜

  放眼当下,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利用数据分析等能力来开展转型计划,并借助云安全来保护他们的业务。开源技术以更强的灵活性和韧性,改变了企业的游戏规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前进队伍之中。多年来,作为领军的底层架构供应商,红帽拥有数量非常庞大的生态合作伙伴,这也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

  在2023红帽论坛上,红帽正式宣布了2023红帽亚太创新奖中国区获奖名单。该奖项创办于2011年,十二年来,越来越多的亚太区企业用户走上了开源创新之路,为开源应用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战略、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今年,中国大陆有四家企业用户获奖,包括华晨宝马、南方基金、正泰安能和摩根士丹利。

  其中在制造端,华晨宝马是该奖数字化转型和企业敏捷性的奖项获得者。公司率先在业界依托红帽OpenShift平台对工控系统进行解耦,成功将传统工业控制逻辑容器化并部署到通用PC服务器,同时实现了工控(OT)、工业数字化(IIOT)及工业信息化(IT)三大领域的技术栈统一及数据的轻松集成,为实现大模型预测性维护、数字孪生、分布式MES等下一代工业数字化技术,提供了必要基础。

  当然,除了从制造、金融、电信、OEM等行业,到应用平台、大数据、DevOps开发工具等层面,红帽也正基于平台化产品属性,积极构建更庞大的开放融合的业界生态。举例来说,红帽与亚马逊科技也已经有10多年的合作经验,加入了其ISV加速计划,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Marketplace提供着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未来,红帽也将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用开源技术加速新应用开发和企业创新。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论坛

作者最近更新

  • 汉威科技一日内发布并购与港股IPO双重战略,强化高端传感器布局
    感知论坛
    1天前
  • 基于单总线接口的16位ADC高精度数字模拟混合信号温度传感芯片T1820
    感知论坛
    1天前
  • 激光焊接技术在传感器膜片制造中的创新应用
    感知论坛
    2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论坛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