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小满CTO许冬亮:金融大模型产业应用不能单打独斗,需多方共建

科技营 20231110

  • 人工智能
  • 金融大模型

11月11日消息,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度小满CTO许冬亮表示,“大模型高度依赖数据、算力和人才,只有极少的企业能够从头到尾地完成产业级研发,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更需要多方共建生态”。


“一方面,金融领域的数据分散在各个金融机构,通用大模型缺少金融数据进行训练,金融专业知识不足;另外一方面,如果从底层开始训练大模型,所需要投入的算力成本非常高,比如千亿级别的通用大模型,训练一次需要付出几千万的成本”,许冬亮解释道,“因此,金融大模型的产业应用需要场景应用方(金融机构)、模型提供方、训练工具提供方等多方共建,共同参与”。

今年5月,度小满发布了开源金融大模型“轩辕”。9月,度小满“轩辕-70B”金融大模型在C-Eval和CMMLU两大榜单上位列所有开源模型第一,并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从业资格、理财规划师、经济师等金融领域权威考试。

许冬亮认为,金融机构还需要处理好五大关键问题:一是基础模型应该怎么选;二是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数据怎么融到大模型中;第三是如何控制幻觉问题等模型缺陷问题;四是未来每个机构都会部署大模型的情况下,机构如何构建竞争壁垒。最后是模型的安全合规的如何保障。

目前,大模型技术已经应用在度小满各个业务场景,从营销、客服、风控、办公再到研发,已经初见成效。在代码助手方面,用大模型辅助生成的代码,采纳率能够达到42%,帮助公司整体研发效率提升了20%;在客服领域,大模型推动服务效率提升了25%。在智能办公领域,大模型目前的意图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7%。

随着大模型技术在越来越多金融机构落地应用,如何防范大模型的潜在合规风险也备受关注。“金融是强监管行业,安全合规是大模型落地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金融大模型安全合规既需要监管政策的约束,更需要大模型企业自身的主动作为”,许冬亮认为,“大模型需要学习人类的价值观,保护好用户的个人权益,确保输出结果可信可控”。(一橙)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营

作者最近更新

  • 总投资30亿元,帝尔激光总部暨研发生产基地三期项目落户光谷
    科技营
    2024-07-10
  • 高质量!节卡机器人再获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攻关成果一等奖
    科技营
    2024-06-04
  • 美光计划投资约300亿元在日本新建DRAM厂
    科技营
    2024-05-2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营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