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磁铁让类脑计算加速迈向现实

中国网IT 20231120

  • 人工智能
  • 磁性材料
  • 类脑计算

  一种利用材料的内在物理特性来大幅减少能源使用的类脑计算形式,距离现实又近了一步。在《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的这项新研究中,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小组使用手性(扭曲)磁体作为计算介质,发现通过施加外部磁场和改变温度,可调整这些材料的物理特性以适应不同的机器学习任务。

  传统计算消耗大量电力,部分原因是它有独立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单元,信息必须在两者之间不断地转换,浪费能源并产生热量。这对于机器学习来说是一个严重问题,导致训练一个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可产生数百吨二氧化碳。

  而物理储层计算旨在消除对不同内存和处理单元的需求,促进更有效的数据处理方式。但这种计算方法迄今应用受限,是因为材料的物理特性可能使其在某些计算任务中表现出色,但在另一些任务中却表现不佳。而今这项研究使人们更接近于实现物理储存库的全部潜力,创造出像人类大脑一样的计算机,不仅显著减少需要的能量,而且还可调整其计算特性,以在各种任务中最佳地执行。

  团队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来确定手性磁体在不同磁场强度和-269℃到室温范围内的温度下的能量吸收。他们发现手性磁体的不同磁相,在不同类型的计算任务中表现出色。在斯格明子阶段,磁化粒子以类似漩涡的方式旋转,具有强大的记忆能力,适合预测任务。与此同时,在圆锥形阶段几乎没有记忆,但它的非线性非常适合转换任务和分类。

  团队设计了一种神经拟态计算架构,利用复杂的材料特性来满足各种具有挑战性任务的需求。目前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展示了可直接定制神经形态计算的可能。

  物理储层计算,可以低功耗对时间序列信号进行高速处理,简单理解,就是一种更省资源的计算方式。计算机的一大硬伤,就是耗能。人类大脑处理如此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但一天消耗的能量折算成瓦特,还不到一台普通电脑的十分之一。如何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保持优秀的计算能力?本文用手性磁体和环境调节来完成这一任务。在不同温度下,磁体表现出不同磁相,仿佛是不同的分身,能够优秀地执行不同计算任务,实现节能和算力兼得。

(责任编辑:毕安吉)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网IT

作者最近更新

  • 消费电子寒冬 芯片龙头三星全年利润暴跌85%
    中国网IT
    2024-01-10
  • 模拟人脑超级计算机将于2024年启用
    中国网IT
    2023-12-16
  • 金山办公陈波:携手联想加速与AI PC适配,打造智能办公新体验
    中国网IT
    2023-12-1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网IT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