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UV制造5纳米芯片?浸润式光刻之父林本坚:可行!

感传媒 20231126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 5纳米芯片
  • 光刻技术

华为Mate 60 Pro 搭载海思麒麟9000S突破美国制裁而在业界造成不小轰动,业界普遍认为麒麟9000S是采用DUV光刻机多次曝光制造出来的。

根据最新报道,台积电前副总裁、被称为浸润式光刻之父的林本坚(Burn J. Lin)认为,在现有DUV 设备制造不仅能制造7纳米,甚至5 纳米芯片也是可行的,不过将非常昂贵。


据悉,华为为2024 年开发P70、P70 和P70 Art,有望成为明年第一波旗舰手机,但还不确定会搭配哪些芯片组。林本坚表示,在DUV 设备上从7 纳米芯片转向5 纳米芯片是可行的,但将付出较大的代价。用现有DUV 光刻机若要量产5 纳米SoC,至少需要四倍图案化( patterning ),过程需要多重曝光和多重蚀刻。

这种制程缺点不仅耗时长,成本也高,并影响产量。林本坚解释,因为设备一次可以曝光250 片,两次曝光顶多125 片,蚀刻也更花流程,因此 DUV 光刻机要进入5 纳米制程,不只花时间也花钱。也因此,这可能意味着华为明年P70 系列可能没有足够的5 纳米麒麟芯片供应。目前荷兰半导体设备大厂ASML 已被禁止向中芯国际等中国实体提供突破7 纳米门槛所需的设备。

林本坚也点出另一个挑战是,即使用DUV 设备需要在多次曝光过程中进行精确对准,可能需要时间,并可能产生错位,「稍微不准就会吃亏,不管良率、制程就会吃亏」。他表示,浸润式( immersive)DUV 技术可以实现五、六倍图案化,但重点是要付出多少代价,如时间代价、成本代价、对不准的代价。

林本坚表示,其实EUV 设备也是如此,当设备达到极限的时候,看要曝光几次、蚀刻几次,都应该被考虑进去,这也是被半导体业认为「微缩的路」,微缩就是很花钱,在达到摩尔定律、物理极限前,会先面临成本的极限。


查看全文

点赞

感传媒

作者最近更新

  • 【洞察】自供电无源传感器可实现长时间或无限续航 应用前景广阔
    感传媒
    02-14 15:53
  • 凭借超低功耗图像传感器系列,安森美荣获AspenCore全球电子成就奖
    感传媒
    2024-11-11
  • 堡盟O200微型光电传感器助力医疗智能化创新
    感传媒
    2024-08-2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英飞凌高价收购赛普拉斯后将成全球第八大芯片公司

    2019-06-04

  • 霍尔效应曲轴位置传感器应用原理

    2019-07-09

  • 苹果高管访问三星商讨iPhone芯片潜在短缺问题

    2019-07-19

  • 华为海思正为PC开发更多芯片 至少采用7纳米工艺

    2019-08-1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传媒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