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接近达成最终共识
欧盟成员国和立法者在经过近一天的不间断谈判后,正准备就《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最终措辞达成一致。该法案如获通过,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全面规范人工智能应用与开发的立法,预计将于周五公布。如果成员国和欧盟立法者能在本周就最终文本达成一致,欧洲议会很可能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对该法案进行投票。欧盟成员国已接近就人工智能法案的最终措辞达成一致。(照片由symbiot/Shutterstock提供) 该法案最初于两年前提出,在今年年初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最终化工作一度陷入困境。该立法最初旨在规范人工智能在特定场景中的使用,内容涵盖从执法到航空等各个应用领域。然而,随着ChatGPT的出现以及随后一系列与应用场景无关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兴起,迫使立法者重新回到起点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其他司法管辖区也加快了步伐,纷纷提出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监管立场,从中国采取的干预性立场,到美国和英国倡导的更广泛的监管方法。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对基础模型的监管之争 此外,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中关于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背后基础模型的新提案也遭遇了困难。尽管该法案的草案版本已于6月获得欧盟立法机构批准,但其中旨在应对模型输出中所谓“幻觉”问题的措施,如强制开发者披露模型训练数据等,却遭到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反对,而这些国家的批准是该法案正式通过法律所必需的。这些国家认为,对基础模型施加过严的监管将阻碍欧盟境内的AI企业与中国和美国同行竞争。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成员国和立法者似乎在当天凌晨就如何最好地监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达成了初步协议,其中开源模型似乎将被排除在最严格的监管之外(尚不清楚该协议是在谈判人员“凌晨2点左右咖啡和食物都耗尽”之前还是之后达成的)。然而,由于该法案预计在2025年才正式生效,一些批评者认为,立法者需要尽早而非更晚地完成讨论。 IT咨询公司UST Global英国数据主管希瑟·道(Heather Dawe)表示:“随着新算法、模型和应用的不断演变,我们迫切需要《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取得成功,并成为一个动态且具有响应性的框架,以应对新兴的挑战与机遇。”她还指出:“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平衡创新与风险缓释至关重要——这将促进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发与部署,同时防止技术的滥用。” 其他人则仍坚持认为,人工智能法案对技术的监管过于严格。尽管欧盟可能希望出台一项与GDPR一样具有全球影响的新立法,但布鲁塞尔律师事务所Cooley的帕特里克·范·埃克(Patrick Van Eecke)表示:“人工智能法案来得太早,过于详细,并基于错误的监管方法。这将扼杀AI为欧洲带来的巨大机遇,导致创新、投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的匮乏。” 阅读更多:欧洲立法者投票通过欧盟人工智能法案 订阅所有通讯 订阅我们的通讯 数据、洞察与分析直接送到您的邮箱 由《科技观察》团队提供 在这里注册 合作伙伴内容 企业如何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蓬勃发展 人工智能正在提升效率并为分销商释放价值 在整个食品与饮料供应链上的协作可优化并提升业务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微软与OpenAI的亲密合作及皇家邮政网络攻击——2023年1月回顾techmonitor2023-12-20
-
IBM 以 20 亿欧元收购 Software AG 的企业集成平台techmonitor2023-12-20
-
报告警告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外危害”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风险techmonitor2023-12-19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