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建设智慧矿山,数据智能非常重要

感知实验室 20231211

  • 5g通信
  • 智慧矿山
  • 数据智能

C114讯 12月12日消息(南山)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和河南省政府共同主办,以“5G变革 共绘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5G大会于12月6日至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围绕“强基韧链与引领带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世界5G大会设置了12个平行论坛。

在“5G与智慧矿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发表演讲表示,中国各类矿山约有3万个,从业人员超过540万人,增安、提效、减人、低碳,这是智慧矿山面临的历史任务。

以煤矿为例,已建设了1400个智能采煤工作面和智能掘进工作面,部署了1000多台煤矿机器人和300多台无人驾驶矿车。拥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炭产能,占到全国煤炭产能的近60%,这些煤矿的安全性平均提升了50%。可以说,智能矿山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同时,葛世荣认为我国煤矿智能化工作面绝大部分处在初级智能化阶段,或者说高级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常态运行率较低。原因在于,智能化系统在井下使用的可靠性不高,难以连续的常态化运转。

要常态化地可靠运转,智能化系统从能用到好用,是业界努力的方向。葛世荣强调,业界除了关注装备智能,还要关注数据智能、算法智能和流程智能。

尤其是从数据智能来看,关键是要有预测智能、引导智能,助力生产系统实现自主、可靠、高效的运行。此外,数据要能够传输、挖掘、分析、应用,能够交互,能够智能感知、智能决策。

5G对于智慧矿山的价值因而凸显。通过5G技术实现能连尽连,打通IT系统和生产系统,达到“流程5G全覆盖,场景5G全应用,生产要素5G全连接”,实现数据的价值挖掘。

葛世荣举例,神东集团建成了覆盖整个集团的5G定制网,包括3个矿区的13个矿井,实现了井下设备基于5G的传输,基于AI的智能控制,实现了现场无人或少人化的安全高效生产。据悉,该集团一天产生100亿条数据,正在探索研究数据开采工具,从“机器开采煤矿”转变为“用数据开采煤矿”。

葛世荣强调,数据智能是支撑高级智慧矿山的基石。“人的智慧是靠观察力、记忆力、抽象力、思考力和行动力来支撑的。煤矿要实现智慧矿山,也得有信息采集能力、存储能力、挖掘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动控制能力,对应人的智慧五个维度,靠的是数据智能。智慧矿山构建数据+算法+算力数智决策系统,使矿山开采看得透、控得准,从而实现高级智能化。”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实验室

作者最近更新

  • 荧光氧气传感器用于煤矿下氧浓度检测
    感知实验室
    2024-11-07
  • 南砂晶圆旗下中晶芯源8英寸碳化硅衬底生产基地投产
    感知实验室
    2024-06-25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感知实验室
    2024-06-0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山西煤矿建成世界海拔最低5G

    2020-06-23

  • 矿用车无人驾驶企业易控智驾获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2020-07-30

  • 我国推出全球首套矿用5G专网系统

    2020-10-20

  • 大数据与AI融合,共同推进智能化改造

    2021-03-1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实验室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