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西贝网 20220403

  • 天文观测
3月2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作为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工程总体,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卫星初样研制总结暨正样设计评审会。会议采用现场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工程总体和工程六大系统共9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作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系统初样研制总结暨正样设计报告》《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系统初样阶段质量总结报告》,以及专项总体宣读的《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初样研制阶段质量工作意见》,并审查了相关文件。经评审专家组质询和讨论,认为:卫星按研制流程完成了初样阶段的研制工作,测试试验表明,卫星设计合理,功能、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卫星初样研制过程质量受控,质量问题已按要求完成了归零和举一反三工作;开展了初样阶段与各大系统的接口协调,接口关系协调匹配;正样技术状态明确,设计合理可行;文档资料齐全,符合型号研制和质量管理规定。评审委员会同意通过评审。

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负责人、空间中心主任王赤院士祝贺卫星研制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达到了转正样的条件,通过了评审。王赤指出,EP卫星是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非常重要的卫星工程项目,也是国际天文届非常关注的项目,正样设计评审的通过标志着正样研制技术基线的确立,后续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状态和计划的严肃性;加强质量管理和风险管控,针对国际合作风险和疫情风险,提前制定保障预案,确保卫星工程按时保质完成研制任务。

院重任局光电空天处李自杰副处长在祝贺卫星通过评审的同时,提醒研制团队高度重视初样残留风险、质量、大系统协调等工作,在疫情常态化的前提下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李自杰对后续工作提出了4点要求:一是做好空间科学卫星联合观测的策划,通过联合观测获得更多的科学产出。二是对技术状态进行再梳理。三是对初样质量问题进行再挖掘。四是严守正样研制基线,确保卫星出厂的后墙不倒。卫星系统各主要参研单位与会领导表态一定按照会议要求做好正样阶段各项工作,确保卫星工作按计划推进。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科学家认为巨石阵是个大日历

    2022-03-04

  • 国际最新研究:全球天文科研设备碳排放每年至少120万吨

    2022-03-22

  • 天文学家发现飞速飞行的小行星2022 FD1比GPS卫星更接近地球

    2022-03-26

  • 哈勃发现有史以来最遥远单星:接近宇宙黎明

    2022-03-3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