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入刑已调整,酒驾检测也将有新规,少喝一点可以开车了?

winsen 20240220

在我国,醉驾入刑已有十余年的时间。


不过,2023年12月28日起,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中,明确了醉驾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定罪免刑;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不予立案。

“醉驾入刑”十三年后,为何要调整醉驾入刑?


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对打击酒醉驾的违法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一方面,危险驾驶罪成为“第一大罪”,占用了大量司法资源,不利于集中力量打击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另一方面,“一律入罪”也不符合像将车交给代驾、临时挪车等特殊情况。


这一次新司法政策的出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引入“血液酒精含量+情节”的双模式,全方位升级细化了执行标准,有利于统一司法裁判标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酒后驾驶是违法行为,即使不判刑,也会面临罚款、拘留、吊销驾驶证等处罚。



2024年3月1日起,关于酒驾的最新检验标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GB/T 42430-2023)将正式实施,新国标在检测方法、分析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


  • 将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种,分别是气相色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
  • 将血液中乙醇含量与呼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换算系数从2100调整为2300,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代谢特点。


我国在2011年开始执行《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又在2018年正式实施《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国标。新国标的实施也将为这些既有标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酒驾检测中,电化学传感器通常被安装在交警使用的呼吸测试仪中。当驾驶员接受呼吸测试时,呼吸测试仪将收集到的气体样本通过电化学传感器进行分析。如果驾驶员体内酒精浓度超过法定限制,传感器会立即检测到并发出警报,从而协助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处罚。

严格来说,国家对酒驾、醉驾还是严查严处的,即便是在一些情况下不构成犯罪,醉驾的代价依旧十分高昂。为了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还是要牢牢遵守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查看全文

点赞

winsen

作者最近更新

  • 30℃+装修房=毒气室?传感器24小时守护呼吸安全!
    winsen
    07-15 17:32
  • 热҈热҈热҈ !火焰传感器让高温火灾无处遁形
    winsen
    07-11 17:46
  • 节水40%!农田里的压力传感器让灌溉效率翻番
    winsen
    07-10 17:5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汉威科技:公司传感器已在国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力争在传感器行业领域产出更多的创新产品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6

  • 从源头控制污染:甲烷传感器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

    四方光电 2024-09-12

  • 福州大学:可控超大孔结构和高延展性的明胶水凝胶传感器!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4

  • 国产替代正当其时,四方光电引领柴油发动机氮氧传感器技术突破

    四方光电Cubic 03-14 16:0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winsen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