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首个一云多芯迁移标准 中国信通院联合浪潮云海发布

极客公园 20240513

  • 云计算
  • 云原生
  • 芯片架构

最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所)和浪潮云海等工业单位共同发布了《一云多芯迁移能力要求》。这是行业第一个面向云多芯迁移的标准,可用于指导云多芯技术架构下相关工具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建设,也为迁移应用程序提供验收评估的评估依据,为产品选择提供参考。

《一云多芯迁移能力要求》标准正式发布

一云多芯已成为解决计算能力多元化发展的关键

随着数字技术与物理世界的紧密融合,真实生产环境的计算场景越来越多样化,计算架构越来越复杂,多样化已成为计算能力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趋势下,云计算不仅向下管理各种异构芯片资源,而且向上支持各种业务应用场景,云多芯成为关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所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陈屹力表示,"云多芯是一种可以提供统一的云计算环境和管理结构,可以屏蔽底部异构芯片差异,实现统一的计算资源调度和管理,解决不同类型芯片共存带来的管理挑战,云多芯已成为行业制造商和企业用户的战略目标,是推动云创新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1]

海浪云海首席科学家张东说,"云多芯将成为IT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管适应底层芯片、操作系统,兼容虚拟机、容器、数据库、中间件,支持各种云本地应用和软件的运行,是未来云计算平台的核心能力之一,不仅是核心与云的融合,也是平台 生态协同。"

一云多芯迁移标准全面加快产业落地

多芯共存已成为一种长期趋势,由此产生的应用迁移、生态适应等问题也对云操作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云平台需要与各种芯片技术路线兼容,以确保在多芯共存环境下提供稳定、可靠、高效的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梳理和建立符合一云多芯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通过科学统一的测量标准,云可以成为不同技术路线和不同技术栈的数字基础。

发布了《一云多芯迁移能力要求》标准、PaaS、全面阐述了迁移等维度,为企业能力建设、高效安全迁移和相关资源的适应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全面加快了云多芯产业的实施。

云海全力支持一云多芯平滑迁移

浪潮云海深耕一云多芯,全面推进一云多芯技术创新、标准制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包括实现一云多芯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完成行业第一个面向一云多芯场景的SPEC Cloud基准测试等。

目前,浪潮云海OS全面支持云多芯,具有同源异构管理和同源异构代码持续集成的能力,全面支持行业主流异构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通过自动化部署实现平稳迁移。同时,为异构应用提供微服务治理服务,支持各种云本地应用和软件的迁移,实现多架构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更重要的是,基于丰富的客户实践,浪潮云海提出了"有-好-优"第三步是确保一云多芯产品的持续演进和生态繁荣,使一云多芯能够从浅到深逐步落地。第一阶段,实现混合部署、统一管理、统一视图,解决"有"问题;第二阶段,实现业务牵引、分层解耦、架构升级,解决"好"问题;第三阶段,实现计算能力标准、全栈多芯、生态共建,解决"优"的问题。目前,一云多芯的发展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迈进,以开放标准推动产业落地和生态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云海“一云多”三步走技术路线

张东表示,一云多芯的发展,一是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为中心,实现场景驱动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涵盖应用、系统、硬件设计等;二是通过分层解耦、标准化协议,API、三是坚持开放标准,以开放生态和标准规范促进一云多芯产业协调,实现与结构无关的各层独立可扩展和资源相互兼容、相互操作;促进产业生态建设和繁荣。

注[1]:从《中国信通院专家建议》三个方面推进"一云多芯"》

稿源:美通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极客公园

作者最近更新

  • 六个月融资三次!苏州传感器企业获资本持续加注
    极客公园
    10-13 13:06
  • 又一电子皮肤企业完成A+轮融资!供货优必选、小米
    极客公园
    10-10 12:54
  • 触觉传感器领军者!再获A股百亿巨头(300409)战略投资
    极客公园
    09-28 11:0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020中国(北京)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2019-12-18

  • 阿里巴巴:让ET“医疗大脑”成长为“高级医师”

  • 服务器、打印机应时爆红!在线教育该如何留住机遇?

    2020-02-21

  • 欧盟宣布启动新数字战略,从AI到数据,追赶美国和中国步伐

    2020-02-2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极客公园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