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宣布每周完成5万次付费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传感内参 20240517

  • 自动驾驶
  • 机器人出租车
50000次周乘车量意味着每小时约300次预订,每分钟5次,这一运营规模已颇为可观。可以预见,随着更多城市推出自动驾驶车队,以及公众认可度的不断提升,运营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50000次/周,300次/小时,5次/分钟..你知道这组数字背后代表了什么吗?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mo最近宣布,其机器人出租车服务Waymo One,目前,在凤凰城、旧金山和洛杉矶,每周有5万多次付费旅行,在上述城市的一些地区实现了全天候运营。这说明公众对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从简单新鲜的体验逐步走向实用的出行计划。
 

  每周5万次意味着每小时预订约300次,每分钟5次。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出自动驾驶车队,以及公众认可度的不断提高,运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009年,谷歌在无人驾驶领域花费了数亿美元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团队,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Waymo公司。随后,微软等硅谷科技巨头也开设了无人驾驶项目,通用、福特、丰田等传统汽车公司也加入了战争,各种资本在万亿轨道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一些激进乐观的评论指出,到2020年左右,我们可能会在街上看到成群的无人驾驶汽车。然而,现实并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进程远慢于预期。
 

  无人驾驶过程落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挑战比预期的要严重得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动驾驶,需要满足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需要克服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包括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行为控制。
 

  举个简单的例子,教汽车识别红绿灯和合理驾驶似乎很简单。事实上,有必要处理各种异常场景,包括光变化、屏蔽和损坏灯。此外,如果遇到施工、事故、恶劣天气等极端情况,决策系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要使无人驾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反复测试各种可能的极端情况,积累大量真实的道路数据,逐步完善系统。
 

  因此,在这个阶段,虽然无人驾驶已经在特定的区域和场景中实现,但在更广泛和复杂的环境中稳定运行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离真正的无人驾驶时代还有一定的距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内参

作者最近更新

  • 3D视觉传感器企业聚源视芯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
    传感内参
    2天前
  • 汉威科技4597万元控股重庆斯太宝,加速布局高端温度传感器领域
    传感内参
    4天前
  • A股700亿传感器晶圆代工巨头,冲击港股IPO!
    传感内参
    10-09 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高精GNSS定位导航技术是各类自动驾驶的安全前提

    2018-12-04

  • 矿业巨头扩大自动驾驶卡车车队:为卡车安装自主牵引系统

    2018-12-07

  • 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的三大特点及技术优势

    2018-12-09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内参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