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严防一氧化碳中毒,必备家用一氧化碳报警器!

普晟传感-谭先生 20240719

  • 电化学CO传感器
普晟传感FC-CO-1000M电化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采用燃料电池原理,专为家庭用一氧化碳报警器设计,使用寿命长达十年,采用真固体电解质,重量仅为3克,不干涸,不漏液。是家用一氧化碳报警器的理想选择。并且符合EN50291和UL 217/2034标准。对标日本同类产品性能毫不逊色。

空调房撸串中毒!夏天也要警惕这件事!

注意!!!炎热的夏天,市民习惯“宅”在空调房里吃饭,但如果放松安全意识,危险也会不期而至。

近日,江苏苏州有一家三口在家烧烤“撸串”,不幸一氧化碳中毒,还好送医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原来王先生一家三口晚餐时,在家架上烤炉,吹着空调,撸着烤串。没想到,一夜醒来,三人均头昏不已,还有恶心呕吐、困倦乏力的症状,立即至医院就诊。庆幸的是,经查,三人均是轻度一氧化碳中毒。随后,医生为其进行了高压氧治疗,三人神志逐渐转清,各项理化指标也恢复正常。

7月12日,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一餐饮店内7名服务员倒地不起,事发后,当地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该店空间较小,事发时店门紧闭。消防部门救援时测试一氧化碳浓度偏高,初步判断为因空气流通不畅,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经医院救治,目前昏迷人员均无大碍,3人留院观察,其余4人吸氧后已出院。一氧化碳中毒,不止发生在冬季,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形,人们不容易察觉,一旦中毒往往来不及自救,因此任何季节都不应放松警惕。

那么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

当然是购买一氧化碳报警器。

家用一氧化碳报警器是您的家庭安全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用气体报警器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P)建议每一个家庭至少要有一个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是一种看不见的、无色、无味、无刺激、无法用五官感觉的气体。这就是为什么拥有一个一氧化碳报警器重要性。

一氧化碳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一氧化碳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够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信号转换成电流或电压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和处理后,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如果一氧化碳浓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传感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通常是通过声光方式提醒人们注意。这种报警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环境以及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的地方,以及采矿单位等需要检测一氧化碳含量的场所。一氧化碳报警器有多种类型,包括电化学型、‌半导体型、‌红外线吸收型、‌催化燃烧型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适用环境。

当然效果最好的是电化学型一氧化碳报警器,采用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原为核心原件。

普晟传感FC-CO-1000M电化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采用燃料电池原理,专为家庭用一氧化碳报警器设计,使用寿命长达十年,采用真固体电解质,重量仅为3克,不干涸,不漏液。是家用一氧化碳报警器的理想选择。并且符合EN50291和UL 217/2034标准。对标日本同类产品性能毫不逊色。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欢迎致电0755-36690079。


查看全文

点赞

普晟传感-谭先生

需要产品资料或者产品参数功能咨询.可以留个联系电话或者添加微信15096045459咨询! 谢谢!

作者最近更新

  • 普晟传感与安室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气体报警技术新生态
    普晟传感-谭先生
    2天前
  • 守护安全未来,普晟传感诚邀您莅临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消防展
    普晟传感-谭先生
    10-09 11:20
  • 金秋九月,相聚申城,普晟传感诚邀您莅临SENSOR CHINA 2025
    普晟传感-谭先生
    09-18 17:2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特殊传感器有效监测太空舱环境健康状况

    2018-12-05

  • Molex旗下公司推出一氧化碳传感器检测仪新品

    2019-03-22

  • 国外开发出一款搭载传感器的RoboMiner采矿机器人

    2018-12-07

  • 一氧化碳传感器等监测装置在工业生产和探测中的应用

    2018-12-1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普晟传感-谭先生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