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源极/漏极接触凹槽降低 5nm 节点晶体管电容

恩硕科技-李总 20250223

  • 电容电阻
  • 电阻

在 FinFET(场效应晶体管)等逻辑器件中,金属栅极寄生电容会对电气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减少这种寄生电容的一种潜在方法是在构建源/漏金属结构时添加源/漏接触 (CT) 凹槽台阶。然而,这种额外的结构可能会增加源/漏到通孔的电阻。

使用 5nm 逻辑测试用例,我们研究了在源/漏极金属结构中添加源/漏极接触 (CT) 凹槽台阶的影响,如图 1 所示。

图 1:凹陷 CT 模型沿 y 方向的视图。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添加 CT 凹槽台阶是否可以降低源/漏极到金属栅极 (MG) 电容,而不会大幅增加源/漏极到通孔的串联电阻。现在,我们将回顾使用 SEMulator3D 虚拟 DOE(实验设计)预测添加源/漏极接触 (CT) 凹槽台阶时的电阻和电容的结果。

方法论

我们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图像训练了一个工艺模型。建立模型后,我们使用 SEMulator3D 虚拟制造和实验设计来改变凹槽深度和临界尺寸 (CD),以计算预期的源极/漏极到通孔串联电阻和源极/漏极到金属栅极电容。

对于这种方法,我们使用了图 2 所示的布局。

图 2:显示鳍片(蓝色)、栅极(绿色)、常规源/漏极接触(黄色)、通孔(紫色)、N 阱/P 阱(红色)边界框(白色)和新的源/漏极接触凹槽掩模(青色)的布局。

我们最初的布局使用了专注于 PMOS 场效应晶体管 (PFET) 逻辑鳍片的单元区域。我们有七个鳍片、三个栅极、一个通孔接触和两个源/漏接触掩模。我们绘制了一个单独的源/漏接触掩模,该掩模很小(与原始源/漏接触掩模相比)以引入凹槽。接下来,我们添加了一组额外的工艺步骤来创建源/漏接触凹槽(见图 3)。工艺顺序包含四个额外的步骤。在我们的模型中,我们假设没有垫片下拉,并且我们假设新的 CT 凹槽蚀刻仅对金属有选择性(以避免在工艺步骤中蚀刻氧化物)。

图 3:引入源极/漏极接触凹槽蚀刻的额外工艺顺序。左侧显示沿鳍片的横截面视图(x 切割)。右侧显示沿栅极的横截面视图(y 切割)。

构建 3D 模型后,我们完成了两项测量:通孔至源/漏极电阻提取和源/漏极至金属栅极电容提取测量。对于电阻提取,我们在源/漏极 PFET 顶部和通孔顶部创建了端口。端口的位置以蓝色突出显示,如图 4 所示。对于电容提取,我们将网络分配给金属栅极左侧的凹陷源/漏极接触 (CT),以及金属栅极右侧的常规 CT 和金属栅极本身。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专注于金属栅极和凹陷的左侧 S/D 接触之间的电容,如图 5 所示。

图 4:沿 PFET 源极/漏极和通孔顶部的命名端口(蓝色),用于电阻提取。

图 5:用于电容提取的左源/漏凹陷接触(Recess_CT_L)和金属栅极(MG)的命名网络。

接下来,我们通过改变 2 个参数(CT 凹槽深度和 CT 凹槽 Y 偏置)执行了全因子 DOE,并测量了电阻和电容。CT 凹槽深度以 5nm 为增量从 0 到 55nm 变化,CT 凹槽 Y 偏置在 0 到 23nm/边之间变化(CT 金属结构中只有 23nm,因为我们只蚀刻金属)。我们对凹槽深度使用了 12 个不同的值,对 Y 偏置使用了 24 个不同的值,总共进行了 288 种值和模拟运行组合。

结果

从电阻来看,CT 凹槽深度对电阻的影响很小(增加约 5%),而 y 方向上的 CT 凹槽临界尺寸大小对电阻有显著影响(增加 304%)(见图 6a)。这是因为氧化物填充会影响凹槽 CT,并在 y 方向上产生更大的 CT 临界尺寸。氧化物侵蚀通孔底部,进而影响通孔电阻。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正在去除通孔底部下方的更多 CT 金属。随着 y 方向上的 CT 临界尺寸增加,钴 (Co) 接触金属和通孔底部金属的面积减少,从而增加了通孔电阻(图 6b)。


图 6:a) CT 凹槽深度与凹槽 CT Y 偏压的电阻轮廓图 b) 左侧 y 轴上的电阻和右侧 y 轴上的 IF 区域与凹槽 CT Y 偏压的关系。

回顾电容,CT 凹槽深度变化会影响电容。在我们的 DOE 中,我们看到 MG 到凹槽 CT L 电容下降了 20%(图 7a)。随着凹槽深度的增加,电容变化不大。但是,一旦 CT 凹槽深度超过从 CT 顶部到金属栅极顶部的增量,我们确实会看到电容下降(图 7b)。另一方面,CT Y 偏置对电容的影响很小(在变化范围内仅下降约 4%)。

图 7:a) CT 凹槽深度与凹槽 CT Y 偏压的电容轮廓图 b) 左源极/漏极接触到金属栅极之间的电容与 CT 凹槽 Y 偏压。

结论

总之,我们建立了一种方法来引入用于凹陷 CT 的新掩模,并确定它如何改变金属栅极电阻和电容。如果 CT 凹陷深度大于 CT 顶部到金属栅极顶部的增量,则 CT 凹陷深度会对电容产生影响。但是,它对电阻没有影响。y 方向上的 CT 临界尺寸对电阻有显著影响,因为它会减小 CT 金属和通孔底部金属的界面面积,从而增加通孔电阻。对于这项研究,我们可以通过确保 CT 凹陷深度低于金属栅极高度来降低源极/漏极到金属栅极电容,同时仍保持相同的源极/漏极到通孔串联电阻。我们只能在 y 方向上的 CT 临界尺寸不增加、不阻碍通孔底部界面面积并增加电阻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从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得出结论,添加 CT 凹陷步骤可以降低源极/漏极到金属栅极 (MG) 电容,而不会显着增加源极/漏极到通孔串联电阻。

Coventor优势:

1能根据工艺流程、材料属性及GDS版图一键式生成三维模型。模型更符合实际工况。

2针对mems芯片结构在mems+中有自己的元件库。建模更加方便准确。

3相比其它CAE软件,coventor针对mems复杂的多物理场有特定的求解器。比如阻尼、压电、压阻、机电耦合分析等。

4 mems+仿真速度特别快,是普通CAE软件计算速度的100倍。

5 coventor能提供接口与matlab/simulink、Cadence做协同仿真。

6 mems+建立的模型是ROM降阶模型,导入到matlab/simulink、Cadence做协同仿真时提高了计算效率。

7能实现mems芯片全流程自动化仿真,大大降低了产品上市时间。

申请试用的人可以额外获得价值超高的coventor教程大合集奥~

---

恩硕科技专注MEMS仿真领域18年


如果想免费申请试用,请私信“申请试用+电话”


查看全文

点赞

恩硕科技-李总

作者最近更新

  • 秒级建模!Coventor MEMS+ 高效解锁环形谐振器仿真难题
    恩硕科技-李总
    07-16 17:37
  • 攻克RF MEMS设计难关:Coventor软件提供精准高效的综合解决方案
    恩硕科技-李总
    07-16 17:37
  • 详解:MEMS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
    恩硕科技-李总
    06-12 19:07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3月份起电阻涨价80% ,国巨电子表示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

    2020-02-27

  • 国巨电子宣布:3月份起电阻涨价80%

    2020-02-28

  • 十大电子元器件及其相关基础知识

    2020-04-03

  • 湿度传感器:原理、技术与实用指南

    2024-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恩硕科技-李总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