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威科技助力:传感器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打造智能感知新生态

科技讯 20250226

  • 机器人
  • 人工智能
  • 智能传感器
  • 机器人传感器
  • 传感器技术
  • 科技
  • 柔性生产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技术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202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营收预计将达到461.1亿美元,其中服务机器人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场规模将达到362亿美元。多家投行和智库机构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达到万亿级。

在这场技术变革中,传感器技术作为机器智能的感知基石,正经历着从单一参数检测到多维感知融合的范式转变,推动着机器人产业从工业自动化向拟人化智能的跨越式发展。

具身智能浪潮下的传感器技术跃迁

近年来,全球科技巨头的战略布局已经揭示了行业发展趋势: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优必选Walker系列等标志性产品的迭代,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这一进程背后,是传感器技术从传统工业场景向生物拟态感知体系的全面升级。

具身智能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的核心差异在于其感知能力。传统机器人主要依赖预设程序执行任务,缺乏对外界环境的实时感知与交互能力。而具身智能机器人则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拥有了类似人类的“感知器官”,从而能够更自然地与环境进行互动。

一个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复杂的动作与交互功能,需要多种传感器的协同工作。例如,为了维持平衡,机器人需内置惯性测量单元(IMU);为了感知物体的形状、硬度等信息,机器人需配备柔性触觉传感器;而为了精准抓取和搬运物体,六维力传感器则至关重要。这些传感器共同构成了机器人的“感知网络”,使其能够实时获取外界信息并作出相应调整。

柔性触觉传感器:机器人的“电子皮肤”

柔性触觉传感器是具身智能机器人感知外界环境的关键组件之一。据了解,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国外厂商居多,国内厂商近年来也表现不俗,如汉威科技集团,是国内最早涉足柔性触觉传感器的企业之一,自主研发生产实力达国内前沿、国际先进水平。据汉威科技消息,其于2024年参与了国内首个柔性电子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填补了行业空白,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发展。

汉威科技的柔性触觉传感器采用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以柔性材料为基底,集成了众多传感点,能够采集压力、温度等多种信号。这些传感器不仅超薄(厚度小于0.3mm)、超柔韧(可反复弯曲100万次仍保持良好性能),而且具有高灵敏度(能够精准检测羽毛轻拂的力度)和高分辨率(可集成100个传感点/cm²)。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中,柔性触觉传感器被整合到机器人的灵巧手上,成为其执行复杂、精细动作的重要感知基础。例如,当机器人需要抓取易碎物品时,柔性触觉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物品的形状、硬度及抓取力度,从而确保动作的精准与安全。

惯性测量单元:机器人的“平衡卫士”

惯性测量单元(IMU)是人形机器人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之一。它结合了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机器人的倾斜、旋转角度变化以及加、减速速度变化等信息。汉威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高精度MEMS惯性测量单元,基于MEMS制造工艺与SIP系统级封装技术,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可靠性强等优点。当机器人遇到不平坦路面或受到外力冲击时,IMU能够迅速感知这些变化并与控制系统联动,调整机器人姿态以保持平衡。此外,IMU还可与其他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等配合使用,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导航、环境感知与理解等功能。

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的“力量感知器”

除了柔性触觉传感器和惯性测量单元外,六维力传感器也是人形机器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它能够同时测量三个方向的力和三个方向的力矩,从而实现对物体精准抓取和搬运的控制。

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中,六维力传感器被安装在机器人的关节处或灵巧手上。当机器人需要抓取一个物体时,六维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到物体的重量、形状以及抓取过程中的力变化,从而确保机器人能够平稳、准确地完成抓取任务。

这场由传感器技术驱动的触觉革命,正在重塑人机交互的底层逻辑。当机器能够感知羽毛拂过的细微力度,辨别不同材质的纹理特征,甚至实现握手时的力度自适应,人类对智能机器的认知边界将被彻底打破。在这轮产业变革中,像汉威科技这样兼具技术创新能力和批量化制造的企业,或将定义下一代人形机器人的感知标准,推动智能科技向更高维度的生命感知领域不断演进。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讯

看科技资讯,喜欢在这里。

作者最近更新

  • BOE(京东方)位列202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榜全球第6 创新引擎推动产业高质发展
    科技讯
    03-19 09:16
  • 跨行业技术迁移!华旋旋变传感如何赋能下一代人形机器人
    科技讯
    03-18 14:11
  • Spectrum推出可由以太网控制的超高速GHz数字化仪
    科技讯
    04-30 15:1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工业互联网正大力促进我国传感器产业升级发展

    2018-12-03

  • 国内工业互联网和半导体开发的三个发展方向与特点

    2018-12-06

  • 2018年人工智能产业这些热门方向最受关注

    2018-12-06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讯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