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8英寸晶圆厂以及产能
2025年中国大陆8英寸晶圆厂全景解析
截至2025年3月,中国大陆8英寸晶圆厂以成熟制程(≥90nm)为核心,覆盖功率半导体、模拟芯片、传感器等关键领域,总产能占全球55%。以下从头部代工厂、特色工艺厂商、区域布局三个维度展开:
一、头部代工厂(月产能≥10万片)
中芯国际(SMIC)
上海厂区:月产能18万片,主产CIS(豪威科技订单)、MCU(兆易创新);
天津厂区:月产能16万片,聚焦车规级IGBT(斯达半导体)、BCD工艺(比亚迪);
深圳厂区:2024年投产,月产能10万片,专供PMIC(手机快充)及MEMS传感器。
华虹集团(Hua Hong Group)
无锡基地:全球最大8英寸功率半导体产线(月产能17.5万片),客户包括英飞凌、安森美;
上海厂区:月产能12万片,深耕RF-SOI(卓胜微射频前端)和NOR Flash(武汉新芯)。
华润微电子(CR Micro)
重庆厂区:月产能13万片,专精MOSFET(美的/格力家电)、SiC二极管(新能源车);
无锡厂区:月产能8万片,生产压力传感器(华为穿戴设备)、光耦(工业控制)。
二、特色工艺与IDM厂商(月产能5-10万片)
积塔半导体(GTA Semiconductor)
上海临港厂:月产能7万片(2024年二期投产),国内唯一通过AEC-Q100 Grade 0认证的8英寸线,主供比亚迪、宁德时代车规芯片。
粤芯半导体(CanSemi)
广州厂区:月产能8万片,聚焦模拟芯片(TI兼容型信号链)和AIoT边缘计算芯片(小米/OPPO订单)。
士兰微电子(Silan Micro)
厦门厂区:月产能6万片,生产MEMS麦克风(苹果供应链)、IPM模块(格力空调),IGBT良率超99%。
三、区域型与科研级产线(月产能≤5万片)
燕东微电子(YDME)
北京厂区:月产能5万片,主产硅光子芯片(华为光通信)、抗辐射逻辑芯片(航天科技集团)。
中科院微电子所联合产线
北京/沈阳:月产能4万片,研发第三代半导体(GaN-on-Si)、存算一体芯片,服务高校及初创企业。
四、产能分布与技术方向
五、行业趋势与挑战
产能扩张:2025年总产能将达120万片/月,较2020年翻倍,但设备老化问题凸显(40%机台服役超10年);
技术升级:车规级芯片占比提升至40%,SiC/GaN工艺加速渗透。
政策驱动:国家大基金二期注资超200亿元支持特色工艺研发;
风险预警:28nm产能过剩可能挤压8英寸市场,欧洲碳关税增加出口成本。
备注:数据来源于网络,SEMI全球晶圆厂报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各公司2024年财报。不构成投资依据,如有影响请告知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合金电阻有多少种合金?5天前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