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73杨杰科技终止收购贝特电子

一、交易终止的核心原因
根据2025年10月23日发布的公告,杨杰科技终止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的直接原因是贝特电子实际控制人及主要股东主动叫停。公告中明确指出,双方在"业务类型、管理方式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各方对贝特电子的未来经营理念和管理思路上亦存在较多分歧"。
这一原因揭示了交易终止的根本问题:双方在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上存在根本性差异,而非单纯的财务或业绩问题。
二、交易进程与时间线
时间 | 事件 |
2025年9月10日 | 扬杰科技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收购议案 |
2025年9月11日 | 公告宣布拟以22.18亿元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
2025年9月29日 | 获得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 |
2025年10月23日 | 宣布终止收购(距离首次披露仅42天,距离股东大会批准仅20余天) |
这一"神速"开始、"闪电"告终的交易进程,充分体现了双方分歧的严重性。
三、交易关键细节与潜在问题
1. 高溢价收购与估值压力
评估增值率高达282.89%:贝特电子在评估基准日(2025年3月31日)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22.2亿元,相较其合并报表口径归母股东权益账面价值5.8亿元,增值16.4亿元。
交易价格22.18亿元,基本与评估值持平。
这种高溢价收购给贝特电子股东带来了巨大的业绩承诺压力,可能成为交易终止的重要诱因。
2. 复杂的业绩保障机制
交易设置了"双保险"机制:
业绩承诺贝特电子2025-2027年累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不低于5.55亿元
股票质押保障:业绩承诺方需将获得的转让对价中的不低于7.16亿元,通过大宗交易方式从扬杰科技实际控制人旗下企业(杰杰管理)受让扬杰科技股票,并将全部股票质押给扬杰科技全资子公司江苏美微科
这种复杂的保障机制可能让贝特电子股东感到压力过大,尤其是考虑到贝特电子2024年净利润仅1.48亿元。
3. 贝特电子的上市历史
2023年6月申请创业板上市
2024年8月撤回申请
这表明贝特电子在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或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对被收购后的发展前景产生疑虑。
4. 股权结构分散
贝特电子股权结构相对分散:
无控股股东
韩露等5名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9.35%,为实际控制人
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可能导致贝特电子内部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使得交易推进困难。
四、杨杰科技的立场与应对
1. 交易目的与战略考量
杨杰科技曾表示,收购贝特电子将补全其产品版图,形成"电压控制+电流/温度保护"的完整解决方案,在产品矩阵、客户资源和技术研发上实现"功能互补+场景协同"。
2. "和平分手"的处理方式
不主张违约责任:尽管《股份转让协议》中有违约条款,但杨杰科技表示"同意不向上述股东主张违约责任"
理由:《股份转让协议》签署后,"标的股份尚未办理交割手续,扬杰科技也未支付任何股权转让对价"
影响评估:终止交易"不会导致公司产生任何经济损失,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利益及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情形"
3. 市场反应
9月11日宣布收购案后,扬杰科技股价持续上涨,一度涨至82.48元,涨幅最高超过30%
年初至今,扬杰科技股价已涨超70%
2025年前三季度,扬杰科技实现收入53.48亿元,归母净利润9.74亿元
五、深层原因分析
1. 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差异
这是公告中明确指出的核心原因。贝特电子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能希望保持独立运营、自主决策,而杨杰科技作为上市公司,可能希望将其纳入统一管理体系,这种管理理念的差异难以调和。
2. 业绩承诺压力与现实差距
贝特电子2024年净利润1.48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113万元,而承诺的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55亿元,意味着年均需实现1.85亿元净利润,这在当前业绩基础上有较大压力。
3. 贝特电子的独立发展诉求
贝特电子作为一家"深耕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20余年"的公司,可能更倾向于保持独立发展,而非被收购后纳入另一家公司的体系。尤其是考虑到其曾申请上市但撤回,可能更希望保持独立性。
4. 交易时间过短,双方缺乏深入了解
从公告到终止仅42天,表明双方在交易推进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了解彼此的文化、管理方式和战略规划,导致在交易后期才发现根本性分歧。
六、行业背景与市场影响
1. 芯片行业并购趋势
在当前半导体行业整合加速的背景下,企业并购是常见策略。然而,高溢价并购往往伴随着风险,尤其是当双方文化、管理理念存在差异时。
2. "专精特新"企业的价值与挑战
贝特电子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具有技术优势,但这类企业往往希望保持独立性,不愿被并购后失去自主性。杨杰科技的收购案反映了当前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争夺,但也揭示了并购整合的难度。
3. 对杨杰科技的影响
短期:股价在宣布收购后上涨,终止后可能有回调,但公告已表明"不会对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长期:杨杰科技仍将继续通过自身发展和可能的其他并购完善产品线
七、结论
杨杰科技终止收购贝特电子的根本原因是双方在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上存在根本性分歧,而非财务问题。具体表现为:
1.贝特电子实际控制人希望保持独立发展,而杨杰科技希望整合后统一管理
2.高溢价收购带来的业绩承诺压力与贝特电子实际业绩存在差距
3.贝特电子曾申请上市但撤回,可能对其未来发展有不同规划
4.交易时间过短,双方缺乏充分了解和磨合
这一案例也反映了当前中国半导体行业并购整合中的常见挑战:高溢价并购背后,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的融合往往比财务数据更难解决。杨杰科技选择"和平分手",避免了潜在的整合风险,是相对理性的决策。
"不收购更好,既然双方谈不拢还是迅速一拍而散的好,杨杰科技需要的是对赌协议需要安全边际,那个收购的公司连上市都通不过凭什么对赌协议就一定会遵守,有闻泰科技的前车之鉴,不收购其实更好。”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300373杨杰科技终止收购贝特电子
18小时前
-
安世半导体逻辑芯片为什么很难替代?
1天前
-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