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剂与打渣剂的核心区别
精炼剂与打渣剂的核心区别
一、成分差异
精炼剂
含氧化物、铝、锂、钾等多元组分,部分产品为无钠无钙配方(如福士科COVERAL21Zin),适用于高镁铝合金以避免“钠脆”问题。
打渣剂
以氯盐、氟盐(如G2、G8型)或硅酸盐为主,部分无钠型号(如G6型)以氟盐为核心成分,用于非高镁合金。
二、核心功能
精炼剂深度净化:通过化学反应(如六氯乙烷分解)去除铝液中的氢气、氧化铝等杂质,降低气孔率。
性能优化:改善金属的强度、韧性及导电性,部分复合型精炼剂兼具晶粒细化功能。
打渣剂物理吸附:快速吸附铝液表面浮渣,促进渣铝分离,减少熔体损失。
渣层改性:调整熔渣流动性,便于后续扒渣操作(如湿式G2型、干式G8型)。
三、适用场景
精炼剂
主要用于铝合金、镁合金等高纯度金属的熔炼,尤其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轮毂等对材料性能要求严苛的领域。
打渣剂
广泛应用于钢铁、铜、镍等黑色及有色合金的冶炼(如高炉炼铁、铝合金熔炼),侧重通用性炉渣处理。
四、使用阶段与工艺
精炼剂
在铝液升温至720℃左右时加入,通过喷吹或压入法进行深度净化,需配合搅拌确保反应充分56。
打渣剂
精炼完成后撒于铝液表面,搅拌后静置扒渣,常用于熔炼后期或浇注前的表面清理35。
五、形态与环保性
精炼剂
形态包括粉末(快速扩散)、颗粒(自动化投料)及块状(长效作用),无钠无钙型更环保。
打渣剂
以粉末(如高效低温型)或颗粒为主,部分含氯盐的型号需在通风环境下使用。
总结
维度精炼剂打渣剂
核心目标 提升金属纯度与性能 分离熔渣、减少铝液损失
工艺阶段 熔炼中后期(深度净化) 熔炼后期或浇注前(表面处理)
技术趋势 复合化(除杂+变质)、无钠化 低温高效化、环保无烟化
通过成分、功能及工艺的差异,两者在金属冶炼中形成互补,共同保障熔体质量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精炼剂与打渣剂的核心区别1897994555604-07 11:26
-
无钠精炼剂的作用解析1897994555604-07 11:23
-
铝业精炼剂使用的说明1897994555604-07 11:20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