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力量崛起 上海工研院2025首季业绩暴增!
2025年首季,上海工研院以破竹之势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业绩同比激增70%,刷新历史纪录!上海工研院依托强大的研发和中试实力,在“超越摩尔”集成电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为集成电路产业自立自强贡献了力量!
成功战略转型,铸就业绩腾飞基石
自2017年研发中试线通线以来,上海工研院已累计服务近千家客户,进入中试量产的客户高达数十家。其中,有近20家行业标杆客户和高价值客户给予了上海工研院巨大的支持。重点客户的认可与选择,既是对我们研发实力和服务品质的高度肯定,也是首季度订单激增的坚实保障。与此同时,上海工研院深度推进“3070战略”(研发占30%产能,中试量产占70%产能),研发中试线研发+量产的战略转型精准把握了市场脉搏,显著提升了上海工研院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上海工研院深入了解不同客户的需求,推出了“大客户战略+分层定制服务”的模式,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解决方案,通过产销联动机,将需求端订单与生产端交付实时打通,大大缩短了交付周期,客户满意度和赞誉度进一步提升。
随着订单的纷至沓来,部分订单增长强劲的客户也表达了对上海工研院产能有限的顾虑。上海工研院和控股股东新微集团早已敏锐洞察到市场需求的增长趋势,已有明确的产能扩充规划,以满足广大客户的订单增长需求。与此同时,上海工研院将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确保订单交付。
强化技术创新,吹响自立自强号角
技术创新是上海工研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第一季度晶圆交付同比激增212%,这一亮丽的数字背后,是研发中试线全体员工日以继夜的努力和付出。研发中试线一方面加快研发重点项目,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量产项目,大幅提升了量产项目占比,为工研院形成了稳定的基本盘。
春节期间,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时,上海工研院的工程师们却提前规划、科学排产,最大程度减少了对生产的影响。他们以“拼”字当头,设备连轴转,进度精确到天。在量产交付环节,他们死守95%良率红线,设备故障24小时极速响应。正是这种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用硬核实力诠释了“上海工研院速度”。
首季开门红,开启国产芯片新征程
首季开门红仅仅是起点,2025年上海工研院将秉持务实进取的精神,全速冲刺、使命必达,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功能型平台。我们将以量产为矛,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扩大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以创新为盾,不断提升国产芯片的核心竞争力,抵御外部风险。
结合两会精神中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当前贸易战的严峻形势,我们深刻认识到,国产芯片的发展已刻不容缓。在3月14日举行的上海工研院全员大会上,全体员工达成共识,要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快速增加产能,提升国产芯片的性能和质量,打破“超越摩尔”集成电路领域国外技术垄断,为国产“超越摩尔”集成电路贡献力量!
要闻精选
SITRI Portfolio
矽睿科技 | 中科米微 | 中科水研 | 奥斯诺
近观科技 | 傲睿科技 | 安迅医疗
矽杰微 | 睿驱微电子 | 功成半导体 | 先辑半导体 | 伊世智能
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 新微半导体
关于上海工研院
上海工研院(全称“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SITRI)成立于2013年,由上海市科委、嘉定区政府和新微集团发起共建,依托新微集团“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打造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通过“超越摩尔”集成电路领域全流程中试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为合作伙伴与创新团队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和产业孵化服务。
上海工研院是国务院国资委“科改行动”标杆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连续两年入选上海市硬核科技企业TOP100,已累计申请专利突破1000件,培育孵化公司20余家,总估值超过150亿元。
上海工研院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构建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孵化+资本赋能+人才高地全过程创新和高质量孵化生态链,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超越摩尔”功能型平台和产业生态,推动“超越摩尔”集成电路领域新质生产力跃升。
联系我们:
电话:(+86) 21 6992 3266
邮箱:info@sitri.com
网址:www.sitri.com
查看全文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