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开跑,“天工”夺冠彰显科技新高度

盛思瑞特-叶工 20250428

  • 人形机器人
  • Xsens MVN动作捕捉
  • 强化学习训练

4月19日上午,北京亦庄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赛事——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这场汇聚科技与激情的盛会,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的20支机器人队伍踊跃参赛,共同书写机器人运动史上的崭新篇章。

在激烈的角逐中,北京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1.2 Max”脱颖而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性能,成功跑完全程21公里的半程马拉松,力压群雄,一举夺魁!比赛过程中,“天工”步伐稳健,动态平衡能力令人赞叹,宛如一位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赛道上尽情驰骋。Xsens公司在此向研发团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正是他们在强化学习、姿态控制和步态优化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不懈探索与突破,才让“天工”拥有了如此惊艳的表现。

此次“天工”夺冠的背后,离不开强化学习训练的强力支撑。研发团队独具匠心,运用Xsens MVN动作捕捉系统对“天工”进行远程遥操作。通过这一先进技术,团队采集了海量高质量的人类运动数据。这些数据犹如“天工”成长的“养分”,真实且贴近人类运动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使得“天工”能够更快速、更精准地从虚拟模拟环境过渡到现实应用场景,为成功完成半程马拉松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高性能传感器,无疑是“天工”在这场赛事中披荆斩棘的又一“秘密武器”。在“天工”的关键部位——骨盆处,搭载了来自Xsens的MTi - 630 IMU传感器。这款传感器宛如“天工”的“感知神经”,能够实时、精准地监测其姿态、加速度和角速度等核心数据。它拥有高达400Hz的数据刷新率,响应速度极快,输出数据稳定可靠,能够精确捕捉到“天工”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毫秒级细节,为“天工”在赛道上的稳定发挥提供了坚实的感知保障。

MTi - 630不仅性能卓越,更是一款出类拔萃的姿态和航向参考系统(AHRS)。在众多同类产品中,它凭借独特的优势独树一帜。其外观设计小巧精致,重量仅有8.9克,轻巧便携;同时,它还具备坚固耐用的特性,即便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不受外界干扰。此外,它性价比极高,且易于集成到各种系统中,是深度开发应用的理想之选。

从性能指标来看,MTi - 630的表现堪称惊艳。它的滚动、俯仰精度达到0.2 deg RMS,偏航/航向精度为1 deg RMS,能够为用户提供极为精准可靠的姿态和航向信息。而且,它支持Strapdown integration(SDI)技术,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场景,使其在更多领域都能大显身手。

在规格方面,MTi - 630同样表现出色。它的IP等级为IP51,具备一定的防尘防水能力,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正常工作。其输出频率最高可达2 kHz,在SDI模式下也能达到400 Hz,能够快速响应并输出数据,充分满足不同场景对实时性的严格要求。无论是机器人导航、无人机飞行控制,还是运动捕捉等前沿领域,MTi - 630都能凭借其卓越性能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这场意义非凡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圆满落幕,它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一场赛事的胜利。这是人形机器人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后,正以昂扬的姿态大步迈向现实应用场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篇章,未来人形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查看全文

点赞

盛思瑞特-叶工

传感器知识分享:RM3100地磁传感器,板载压力传感器等

作者最近更新

  • ATV 全地形车上的速度传感器
    盛思瑞特-叶工
    1天前
  • HONEYWELL TruStability®压力传感器液体介质兼容性的说明
    盛思瑞特-叶工
    2天前
  • VAV变风量系统拆解至传感器元件
    盛思瑞特-叶工
    3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伊朗推出带有多种传感器的新型人形机器人

    2020-02-20

  • 日本人形机器人将出演科幻片

    2020-06-29

  • 眼睛会动,还能与人交谈、拥抱,iCub人形机器人这次具备远程操控

    2022-03-22

  • 本田人形机器人ASIMO将于月底“退役”,曾为奥巴马访日致欢迎辞

    2022-03-2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盛思瑞特-叶工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