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微孔结构如何防液体渗透!

微尔斯 20250508

  • ePTFE膜改性技术

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因其独特的化学稳定性和微孔结构,昨天也分享了一文读懂ePTFE膜独特的微孔结构如何让气体透过?我们今天一起来聊聊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微孔结构能够防护哪些液体,其防渗透能力和适用液体范围如何?


防液体渗透的原理

1. 微孔物理阻隔  

孔径控制:ePTFE膜的微孔直径通常在 0.1~3 μm之间,远小于常见液滴的尺寸(如雨滴约100~3000 μm),通过物理阻挡直接拦截液体。  

孔隙率与透气性:高孔隙率(约70%~90%)允许气体分子自由通过,但液态水或油因分子聚集无法穿透,实现“透气不透液”。

2. 疏水性与疏油性  

天然疏水性:PTFE材料的低表面能(约18~22 mN/m)使其对高表面张力液体(如水,表面张力72 mN/m)具有天然排斥性,形成“荷叶效应”。 

疏油改性:通过氟化处理或涂层技术降低膜的表面能(可至10 mN/m以下),使其也能排斥低表面张力的油性液体(如柴油,表面张力约25 mN/m)。

3. 化学惰性 

PTFE几乎不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可耐受强酸(如浓硫酸、盐酸)、强碱(如氢氧化钠)和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避免因化学腐蚀导致结构破坏。

能防护的液体类型

无法防护的液体及限制

1. 表面张力极低的液体:如全氟醚类液体(表面张力<15 mN/m),可能渗透未改性的ePTFE膜。  

2. 高温/高压液体:超过ePTFE耐受温度(长期≤260℃)或高压(超过膜的临界突破压力)时,液体可能穿透。  

3. 强氧化性介质:如熔融碱金属、高温发烟硫酸,可能腐蚀ePTFE。  

4. 混合复杂液体:含表面活性剂的液体(如洗涤剂)可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削弱防护能力。

关键性能参数

1. 孔径:孔径越小,可阻挡的液体分子或微粒越小(如0.1 μm孔径可阻隔细菌和病毒)。  

2. 临界突破压力:  液体穿透膜所需的最小压力(通常水压>10 kPa)。  

3. 透气率:透气性需根据应用场景平衡防护需求。  


典型应用

医疗领域:

离心管:阻隔液体渗透,同时透气减少闷热感。推荐型号VE380、VE302等

细胞组培:防止培养容器的液体渗出,拦截病毒进入组培容器。推荐型号PF102、PF202等  

工业领域:

化学过滤:防护酸雾、有机溶剂蒸汽。推荐型号GE503、ES662等

燃油过滤:疏油改性膜用于柴油/汽油滤清器。  推荐型号EF783、EF781等

消费电子:

手机防水膜:IP68级防水,平衡设备内外气压。推荐型号VS802、ES672、ES673等。  

环保领域:

油水分离:利用疏水亲油改性膜处理含油废水。推荐型号GE510、GE504等。  

注意事项

1. 表面改性决定防护范围:未改性的ePTFE膜仅防水,防油需额外处理(如氟化涂层)。  

2. 长期稳定性:高温、紫外线或机械摩擦可能降低疏水/疏油性能。  

3. 清洁维护:粘性液体堵塞微孔时,需用低压气流或专用溶剂清洗恢复功能。  

总结

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是通过微孔阻隔+疏水/疏油+化学惰性实现多功能液体防护,可有效阻挡液态水、强酸强碱、血液及改性后油类液体,但需根据具体液体特性(表面张力、粘度、温度)选择适配的膜类型和改性工艺。其核心优势在于透气性与防护性的平衡。

微尔斯科技专注于高分子微孔多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依拖掌握的膜改性技术、复合技术及疏水疏油透气、防水透声通音、微孔精密过滤等功能技术。现已开发了eptfe透气管、eptfe防水透气膜、防水透声通音膜等。并且可以根据要求定制产品及解决方案,以满足各领域的不同应用需求。


查看全文

点赞

微尔斯

专注于传感器防水过滤、气体自由透过的微孔薄膜!

作者最近更新

  • 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膜赋能智能门锁核心部件防护
    微尔斯
    06-24 18:50
  • 带您了解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微孔结构如何防液体渗透!
    微尔斯
    05-08 11:42
  • 一文读懂ePTFE膜独特的微孔结构如何让气体透过?
    微尔斯
    05-07 11:37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一文读懂ePTFE膜独特的微孔结构如何让气体透过?

    2025-05-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微尔斯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