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新能源电池新标准发布,柔性压力传感器成关键角色
突破新国标安全瓶颈
开启电池2小时安全新时代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新规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此次新标备受行业关注。据多方消息透露,新标首次将柔性压力传感器纳入电池健康监测的核心指标,这一举措旨在提升电池安全性,推动新能源产业稳健前行。在新标准的严格要求下,柔性压力传感器脱颖而出,成为确保电池安全与性能的核心要素。
01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普及,电池安全至关重要。新标准不仅将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设为强制要求,还延长了热失控后的安全观察期,从原来的5分钟大幅提升至2小时。期间,电池需无起火、无爆炸,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高于60℃。同时,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多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进一步强化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02
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不可替代性
1
工作原理
在这些严格的安全标准中,柔性压力传感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电池状态监测的核心部件,它能实时、精准地监测电池的膨胀状态和内部压力变化,为预防电池热失控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当电池出现过充、过放或热失控迹象时,压力传感器可迅速捕捉到压力异常,并将信号传输给电池管理系统(BMS)。BMS随即启动相应保护措施,如调整充电策略、启动散热系统等,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柔性压力传感器特点
与传统压力传感器相比,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独特优势。它采用柔性基底材料,可弯曲、可延展,超薄能适应电池复杂的形状和动态变化,实现更精准的监测。同时,柔性压力传感器具备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特性,能及时捕捉到微小的压力变化,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助力其做出科学决策。
苏州能斯达在该应用领域已开展多年的研发布局,已配合国内多家头部客户开展多种型号电芯的安全测试和柔性传感器性能验证工作,并为产业化应用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
随着2026新能源电池新标准的实施,柔性压力传感器市场前景广阔。它不仅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需求大增,还将在智能穿戴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柔性压力传感器从“可选”到“必选”的跃迁,标志着新能源电池进入“全维度感知”时代。可以预见,未来柔性压力传感器将成为保障新能源电池安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为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03
公司简介
苏州能斯达由国家杰出青年、中科院知名海归科学家团队创建的高科技企业,成立于2013年,是创业板上市公司汉威科技集团SZ300007的成员企业,公司目前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品种、多量程的柔性微纳力学量传感器(压力、压电、应变)及大面积阵列的核心设计能力、敏感材料及导电墨水合成制备能力、大面积印刷电子批量制造能力等核心能力,在柔性传感器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目前已建立了稳定的纳米敏感材料体系,掌握了柔性压阻、柔性压电、柔性电容、柔性汗液四大核心技术,拥有百余项核心专利,拥有数条年产千万支柔性传感器的生产线。公司致力于成为柔性感知产业的领航者,专注于柔性智能感知解决方案,全力打造“柔性+”生态系统。
扫一扫关注
官网地址|http://www.lssensor.com
联系电话|+86(512)62626885
+86(512)62626887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2026新能源电池新标准发布,柔性压力传感器成关键角色柔性智能电子05-12 07:32
-
【新品上市】柔性压力温度一体化传感器来袭柔性智能电子2022-04-21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