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医疗建设发展总体上呈现稳健上升的态势

物联传媒 20220425

  • 人工智能
  • 智慧医疗
  • 5G技术
疫情推动了大量政策出台,加强了医院信息化的支出。

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发展,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快速推进,智慧医疗作为重要的领域,正在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改造。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发文,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其中智慧医疗是重要抓手。

近来,在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推动下医院探索创新“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大改善和提升了群众就医体验,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5G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蓬勃发展,曾经还处在科幻故事或者预言中的智能设备也变成了现实,同样的,由于技术的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正从专家们的预言逐步走向现实,并日益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

与传统医疗模式不同,智慧医疗具有数据密集型等特点,通过简单、友好的交互方式、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病变检测,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效率,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方面发挥作用。而现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设施和解决方案与医疗场景加快结合,使智慧医疗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疫情推动了大量政策出台,加强了医院信息化的支出。医院是我见过的最独特的大B,它资金充足,对信息化有需求,而且医院和医院之间没有规模优势和压价现象。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依赖医院的自有资金。以公立医院为例,我国公立医院信息化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在1.3%,一个50亿收入的三甲医院,基本上每年有五千万到一个亿的资金投入信息化升级。此外,公立医院收入主要是医疗收入,财政补助对医院整体收入的影响较小,占比仅约10%。

中国医疗体系自身的服务链条割裂,制约了投资的成功可能性。一方面,医疗中的每一个链条都是割裂的,参与者只能从某个链条去切入,无法顾及其它环节。支付方只关注诊疗这一个环节,而诊前和诊后这两步都在线上,不被传统医院关注,导致医疗服务链条整体断裂。另一方面,医生的收入主要来自产品。产品之外的服务,比如复诊,医生无法从中获得经济利益,这是问题的根源。

长期以来,中国医疗的环境始终是服务方强势、支付方弱势。公立医院按照自身需求发展,推行现有体制中最能挣钱的一部分,弱化不能挣钱的部分。医改是为了扭转这个局面,为支付方重塑服务链条,建立支付方强势的合理体系。以柯林布瑞为例,它帮助三级医院建立临床数据中台,运营数据中心、科研数据中心,打通各类电子病历和内部数据,帮病人提供更完整的服务,最后达到控费的要求。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发展,总体上呈现稳健上升的态势,但是医疗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难以得到充分的展现。由于各地区城市发展不同,每个区域当地的医疗数据化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数据化程度不一,各医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样就易造成得各地区对医疗健康数据的采集和整理程度不一致、评判标准不一致等等情况,也就导致“数据孤岛”的产生。

虽然现目前我国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都在给智慧医疗发展的一定空间和资源倾斜,但现状是很多医疗健康相关企业、机构却没有和医院等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对覆盖全生命周期,涵盖预防-诊疗-康养的智慧服务链尚未建立,如在线诊疗与智能监测“断联”,心脏监测、睡眠监测等智能设备尚未与医疗机构连接,影响救治效率。

查看全文

点赞

物联传媒

作者最近更新

  • AGIC通用人工智能展与IOTE物联网展携手圆满落幕,物联网科技盛宴精彩纷呈!
    物联传媒
    2024-09-02
  • 观众如潮!AI+IoT行业顶级盛会,重磅开幕!
    物联传媒
    2024-09-02
  • 从历史的探索到RFID固定资产管理的未来
    物联传媒
    2023-10-3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AI结合智能手机传感器 可预测人类压力水平

    2019-07-10

  • 简单的智能玻璃揭示了人工视觉的未来

    2019-07-12

  • 英特尔开发出含800万神经元的类脑芯片系统

    2019-07-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物联传媒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