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老牌传感器厂商或将迎来产业整合
随着军工电子装备向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加速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正成为企业突破竞争格局的重要抓手。8月12日晚间,陕西华达(证券代码:301517)发布了股份发行收购公告,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作为一家以射频连接器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陕西华达计划通过并购拥有近60年军工电子积淀的华经微电子,构建“连接器 + 集成电路”的完整军工电子生态。
交易背后的协同逻辑:从单一组件迈向系统化供应
此次收购方案展现出强烈的体系内协同特征。陕西华达已与持有华经微电子66.78%股权的股东达成初步协议,其中控股股东——陕西电子西京电气集团的深度参与,使这项交易更像是一场集团内部的战略性资源重组。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跨行业并购,同体系整合被认为在协同效率和风险控制方面更具优势。
根据方案,标的资产估值将以7月31日为基准日进行评估,具体发行股份数量将依据最终估值确定。陕西华达股票自8月13日起进入停牌阶段,若在8月27日前未能披露重组预案,交易将终止,且公司承诺一个月内不再重启。
尽管此次交易未达到重大资产重组标准,但其对陕西华达的业务结构和能级提升具有关键意义。公告显示,整合完成后,公司将突破原有的射频连接器及组件业务范畴,进入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微波组件及传感器等高附加值领域。
军工电子“隐形冠军”的历史积淀与技术壁垒
位于西安高新区电子工业园的华经微电子,其发展轨迹与中国厚膜混合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建立的国营八九五厂,该厂的成立填补了国内在此类技术上的空白。1999年改制、2002年完成股份制改革,使这一老国企逐步建立起市场化运营机制。
目前,华经微电子已形成从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体系。10条标准化生产线年产能可达数千万件各类电子元器件,公司现有700余名员工中,160余名为中高级技术人员,构成了强有力的研发支持力量。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军工领域。
2024年底,华经微电子产值突破3.8亿元,其背后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技术支撑。公司设立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劳模创新工作室,持续推动模块电源、射频器件等产品的研发能力,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同时,华经微电子还具备多类行业认证,包括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等。凭借这些“硬门槛”资质,公司成功打入高端产业供应链。多年来,其还屡获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突出贡献企业”等荣誉,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地位。
产业链整合:释放协同潜能,提升配套能力
陕西华达与华经微电子的整合,远非简单的业务叠加。前者专注于射频连接器、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等基础元件,后者则覆盖厚膜混合集成电路、模块电源、射频器件、微波组件、光模块、车用电路及传感器等多种产品。
通过整合,双方将实现“连接器 + 集成电路 + 模块组件”的垂直整合模式,构建从基础元器件到中高端模块的全链条供应体系,从而显著提升在军工电子装备中的配套层级。此外,华经微电子2024年3.8亿元的产值规模,也将为陕西华达带来实质性的业务增长。
尽管陕西华达在公告中也提到,交易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需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但此次整合已为军工电子行业提供了一个重要观察案例: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产业内部的高效协同,相较于跨行业并购,更可能实现稳健增长与风险控制的平衡。
市场目前正等待8月27日前的重组预案披露,以揭开更多细节。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春晖智控斥资2.58亿元收购春晖仪表,推动传感器产业融合发展万能的大猪08-21 15:42
-
陕西老牌传感器厂商或将迎来产业整合万能的大猪08-19 14:00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