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传感器:安全&绿色驾驶的“隐形卫士”

美思先端 20250826

  • 二氧化碳传感器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虽说秋凉已至,酷暑余温尚存。

烈日之下,钻进车内,

空调开低,凉风阵阵,

长途驾驶昏欲睡,红牛咖啡是标配。

本以为驾驶困顿,实则元凶被忽略。

无色、无味、又无所不在的“它”,

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二氧化碳是由自然过程(如呼吸作用、火山喷发)和人类活动(如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是诸多自然过程的产物,是我们环境中自然且必要的组成部分。

在正常情况下,大气中和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二氧化碳在呼吸中的作用是必需的,每个人都会在呼吸过程中自然地产生并排放二氧化碳。正常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约为0.04%(400ppm),这一水平是无害的。


二氧化碳对人类的危害

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并不危险。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降低氧含量,从而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室外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350-450ppm。但如果人们在一个封闭的、不通风的房间里,二氧化碳就会聚集。

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中等水平时,会使人产生疲劳感、影响认知功能、并导致头痛。研究表明,将二氧化碳浓度从600ppm适度增加到1000ppm,也会降低人的认知和决策能力。

人多的教室、拥挤的会议室、卧室、车内都容易造成二氧化碳浓度偏高。以卧室为例,2个人睡一晚8小时,如果不换气,一晚上二氧化碳浓度能上升到4000ppm。封闭的教室,60分钟的课堂时间,二氧化碳浓度可以达到3000ppm,是目前中小学标准1500ppm的2倍,而紧密车窗的小轿车内,二氧化碳含量往往在3000ppm以上,并不断攀升。

传感专家

当车内坐5个人时,车内二氧化碳浓度的累积会更为可观,只要28分钟,便达到10000 ppm!

传感专家

由此可见,车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在提升乘坐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方面至关重要。一方面实时监测车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实现空气循环,提升舒适度;另一方面还可以监测R744制冷剂泄露,防患于未然;同时,还可以实现车内生命遗留监测,保障司乘安全。


传感专家

MGC20-CO2 车载二氧化碳传感器采用双通道NDIR气体测量原理,采用轻量化金属气室与高精度采样电路,能够精确测量车内环境中CO2的气体浓度。


产品优势

测量精度高,能效高,响应速度快

小型化设计,便于终端结构设计与安装

内置温度补偿&气压补偿

易于集成,支持LIN 或 CAN 输出

产品参数

传感专家

随着汽车领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不断发展,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应用也日益普及。美思先端研制的二氧化碳传感器采用NDIR原理对车内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与无氧气依赖性,为广大司乘安全、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我们期待能够与众多汽车厂商携手,为用户创造安全、绿色、智能、舒适的驾驶体验!

查看全文

点赞

美思先端

光学组件&传感器&模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者最近更新

  • 二氧化碳传感器:安全&绿色驾驶的“隐形卫士”
    美思先端
    08-26 15:23
  • 喜讯|美思先端荣获“热芒奖·创新活力企业” 赋能汽车热管理安全与智能化发展
    美思先端
    08-04 09:21
  • 盛夏已至,如何告别绿色驾途的“隐形杀手”?
    美思先端
    07-02 18: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温室大棚物联网实践案例中的农业传感器运用

    2018-12-04

  • 现代传感器技术助力文物保护智能监测应用

    2018-12-06

  • 温室大棚物联网实践案例中农业传感器运用

    2018-12-07

  • 四款地震救援机器人及相关传感技术运用

    2018-12-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美思先端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