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能斯达!又一上市公司跨界入局柔性电子皮肤
9 月 17 日晚间,兴业科技(002674)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研发基于天然皮革、生物基础材料的柔性电子皮肤。这一跨界合作不仅打破了传统皮革产业与新兴传感领域的壁垒,更成为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化转型的典型案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深耕皮革行业多年的兴业科技,早已构建起覆盖天然真皮全产业链的业务体系,同时在高生物基再生皮革、环保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上形成核心竞争力。其产品矩阵精准对接高端新能源汽车内饰、中高端鞋履箱包两大核心场景,凭借多基地布局构建起规模化产能优势 —— 目前已拥有安海、安东两大自有厂区,旗下瑞森皮革、兴宁皮业、宏兴汽车皮革等子公司,以及控股二级子公司福建宝泰、印尼联华皮革,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生产的全流程成本控制与产品多元化能力。
在细分市场中,兴业科技的优势尤为突出:鞋包带用皮革业务主打中高端市场,长期服务 adidas、丽荣、红蜻蜓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起稳定的品牌合作生态;汽车内饰用皮革业务则凭借环保性能与工艺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内饰升级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后续拓展科技化应用奠定了场景基础。
此次合作的另一方苏州能斯达,则是柔性微纳传感领域的技术标杆,作为汉威科技(股票代码:300007)体系内的核心成员企业,其技术实力与产业化能力备受行业认可。具备多品种、多量程的柔性微纳力学量传感器(压力、压电、应变)及阵列的核心设计能力,实现了柔性微纳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健康医疗、IOT 等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应用,在柔性传感器产业化方面具有领先水平。
从行业背景来看,当前人形机器人、智能穿戴等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期,但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仍未完全突破 —— 电子皮肤作为赋予设备 “触觉感知” 的关键组件,其柔性、灵敏度与材料适配性直接影响设备的环境交互能力,而传统电子皮肤多依赖人工合成材料,在舒适度、生物兼容性上存在提升空间,需要提升电子肌肉、电子皮肤和关节等关键零部件性能。
此次兴业科技与苏州能斯达的合作,正是瞄准这一技术痛点,试图通过 “天然皮革 + 生物基础材料” 的特性,结合传感技术优势,研发出兼具柔性、感知精度与环保属性的新型电子皮肤。
根据合作规划,双方将实现优势资源深度互补:兴业科技将开放其在天然皮革、生物基材料领域的研发成果与生产经验,提供符合场景需求的基材解决方案;苏州能斯达则输出柔性传感技术与产品设计能力,共同攻克 “基材 - 传感器 - 应用场景” 的适配难题,最终孵化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柔性电子皮肤产品。
更值得关注的是,双方的合作并非局限于技术研发,还计划联动品牌与渠道资源,推动成果在多场景落地:除了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这一核心方向,还将拓展至汽车座椅方向盘、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以及鞋履箱包等领域,为传统皮革制品赋予科技属性,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此次跨界合作,不仅为兴业科技探索传统业务的科技化转型提供了路径,也为苏州能斯达的柔性传感技术拓展了应用场景,更有望推动整个皮革产业从 “传统制造” 向 “科技赋能” 升级。未来,双方在柔性电子皮肤研发中的技术突破、产品落地进度,以及在多场景应用中的市场反馈,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为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样本。
查看全文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