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LTC4000F 光谱共聚焦传感器与 LTP030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旋转轴圆柱体跳动测量应用案例
一、应用背景与测量目标
在工业制造中,圆柱体跳动是评估轴类零件(如电机轴、液压缸活塞杆、精密轴承内圈)加工精度的关键指标,指圆柱旋转时表面各点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径向偏差,主要包括:
- 圆跳动
:单个横截面内,表面各点到基准轴线的最大径向偏差(反映截面圆度与同轴度误差);
- 全跳动
:圆柱全长度上所有横截面的最大径向偏差(综合反映圆柱度、同轴度及直线度误差)。
本案例针对直径 10-50mm 的旋转圆柱体(如汽车变速箱输入轴),分别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LTP030 系列) 与光谱共聚焦传感器(LTC4000F 系列) 实现跳动测量,对比两种技术的适配性与测量效果。
二、测量系统组成
基于上传的传感器参数,搭建两套测量系统,核心硬件如下:
系统组件 | 激光位移传感器系统(LTP030 系列) | 光谱共聚焦传感器系统(LTC4000F 系列) |
---|---|---|
核心传感器 | LTP030U(超宽光斑 35×1100μm,适配大直径圆柱;IP67 防护) | LTC4000F(聚焦光斑 Φ16μm,精度高;需配合控制器) |
旋转驱动装置 | 伺服电机(转速 0-1000rpm,带编码器反馈旋转角度)+ 定心夹具 | 同左,转速 0-500rpm(匹配传感器采样频率) |
数据采集模块 | 传感器自带 RS485/TCP/IP 接口(直接输出距离数据) | LT-CCH 控制器(最高 21KHz 采样率,16 通道可选) |
工装定位 | V 型块 + 顶针(保证圆柱基准轴线与旋转轴重合) | 同左,额外增加传感器微调支架(适配 38mm 测量中心距离) |
软件与计算单元 | 泓川配套测控软件(含 C# SDK)+ 工业计算机(i7 处理器) | 同左,增加光谱数据滤波模块 |
三、两种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1. 激光位移传感器(LTP030 系列:激光三角法)
- 核心原理
:利用 “激光发射 - 表面反射 - 接收器成像” 的三角几何关系计算距离。
传感器发射 655nm 红色半导体激光(2 类激光,4.9mw),经透镜聚焦到圆柱表面(LTP030U 光斑 35×1100μm,适配粗糙 / 大面积表面);
圆柱表面反射的激光束经接收透镜成像在 CMOS 感光阵列上,形成一个光斑;
当圆柱旋转时,表面径向偏差会导致反射光斑在感光阵列上的位置偏移,通过三角公式(
距离 ∝ 光斑偏移量 / 三角函数值
)计算实时距离。- 关键特性
:依赖表面漫反射,响应速度快(最高 6.25us 响应时间),无需外部控制器即可独立工作。
2. 光谱共聚焦传感器(LTC4000F 系列:光谱共焦法)
- 核心原理
:利用 “多色光色散聚焦 + 光谱分析” 实现距离测量,不依赖反射角度。
传感器发射白光(含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经色散透镜后,不同波长的光会聚焦在不同距离的平面上(波长与聚焦距离一一对应);
圆柱表面反射的光中,仅 “聚焦在表面的单色光” 强度最高,其余波长光因失焦强度弱;
反射光经光谱仪分析,提取强度峰值对应的波长,通过预设的 “波长 - 距离” 校准曲线计算实时距离(LTC4000F 量程 4000μm,±2000μm 检测范围)。
- 关键特性
:不依赖反射角度,可测量镜面(如镀铬轴)、透明材料(如玻璃导光柱),重复精度达 0.1μm(静态),需配合控制器工作。
四、详细测量步骤
1. 通用准备步骤(两套系统一致)
- 工装安装
:将 V 型块与顶针固定在光学平台上,调整顶针间距,保证圆柱旋转时基准轴线与旋转轴同轴(同轴度误差<0.001mm);
- 传感器校准
:
激光位移传感器(LTP030):用标准白色陶瓷样件(参数中重复精度测试用)校准,设置 “0 点”(传感器到样件的距离 = 30mm 测量中心距离),验证重复精度(0.15μm 以内);
光谱共聚焦传感器(LTC4000F):用镀银膜反射镜(参数中重复精度测试用)校准,设置 “0 点”(传感器到镜面的距离 = 38mm 测量中心距离),通过激光干涉仪验证线性误差(<±0.8μm);
- 圆柱安装
:将待测圆柱放在 V 型块上,顶针顶紧两端中心孔,手动旋转圆柱确认无卡滞(保证旋转平稳性)。
2. 激光位移传感器(LTP030U)测量步骤
- 参数设置
:通过软件设置采样频率(50KHz,全量程)、响应时间(100us)、输出模式(RS485 实时输出距离数据),开启 “激光关闭 / 采样保持” 外部输入功能(防止非测量阶段激光干扰);
- 旋转启动
:伺服电机以 200rpm 转速带动圆柱旋转(每转时间 0.3s,50KHz 采样率下每转采集 15000 个点,保证数据密度);
- 数据采集
:软件同步采集 “旋转角度(编码器反馈)- 距离” 数据对,连续采集 5 个旋转周期(排除偶然误差);
- 停止与复位
:电机停止后,关闭激光,保存数据文件(CSV 格式)。
3. 光谱共聚焦传感器(LTC4000F)测量步骤
- 控制器配置
:在 LT-CCH 控制器中设置采样频率(20KHz,匹配电机转速)、通道参数(单通道测量,滤波等级 3 级),通过软件关联传感器与控制器(确认 FC/PC 光纤连接正常);
- 旋转启动
:伺服电机以 100rpm 转速带动圆柱旋转(每转时间 0.6s,20KHz 采样率下每转采集 12000 个点,保证光谱数据完整性);
- 数据采集
:控制器实时接收光谱峰值数据,转换为距离后上传至计算机,连续采集 8 个旋转周期(补偿光谱数据的微小波动);
- 停止与校准
:电机停止后,用标准反射镜再次验证传感器精度(偏差<0.1μm),保存数据文件。
五、两种传感器的优缺点对比
基于测量原理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产品参数,优缺点对比如下:
对比维度 | 激光位移传感器(LTP030 系列) | 光谱共聚焦传感器(LTC4000F 系列) |
---|---|---|
核心性能 | - 速度快:最高 160KHz 采样率(量程缩小 20% 时),6.25us 响应时间- 精度:重复精度 0.15μm,线性度 ±0.02% F.S.(10mm 量程) | - 精度高:重复精度 0.1μm,线性误差<±0.8μm(4mm 量程)- 速度:最高 21KHz 采样率(依赖控制器) |
表面适应性 | - 优势:适配漫反射表面(如铸铁、铝合金轴)- 劣势:镜面 / 透明表面易因反射角度偏差导致数据丢失(需选宽光斑型号缓解) | - 优势:无反射角度限制,可测镜面(镀铬、不锈钢)、透明材料(玻璃、亚克力)- 劣势:对高吸光表面(如黑色塑料)灵敏度下降 |
系统复杂度与成本 | - 复杂度低:无需控制器,独立工作(IP67 防护,适应粉尘环境)- 成本:单传感器成本约为光谱共聚焦的 1/3 | - 复杂度高:需配合控制器(LT-CCH),光纤连接需防护- 成本:单传感器 + 控制器成本高,适合高精度场景 |
量程与安装 | - 量程大(10mm,±5mm 检测范围),30mm 测量中心距离,安装容错率高- 重量 287g,适合自动化集成 | - 量程小(4mm,±2000μm 检测范围),38mm 测量中心距离需精确校准- 重量 226g,需额外支架固定 |
六、数据采集与跳动量计算算法
1. 数据采集方式(两套系统差异)
传感器类型 | 采集接口 | 数据格式 | 采集频率匹配原则 |
---|---|---|---|
激光位移传感器(LTP030U) | RS485/TCP/IP | 实时距离值(mm,精度 0.1μm) | 采样频率 ≥ 旋转频率 × 每转所需点数(如 200rpm×1000 点 / 转 = 3.3KHz,选 50KHz 冗余) |
光谱共聚焦传感器(LTC4000F) | LT-CCH 控制器(以太网) | 波长 + 距离值(μm,精度 0.01μm) | 采样频率 ≤ 控制器最高频率(21KHz),且每转点数≥8000(保证截面拟合精度) |
2. 跳动量计算算法(通用步骤)
步骤 1:数据预处理(剔除异常与降噪)
- 异常值剔除
:采用 3σ 法则,计算单个旋转周期内距离数据的均值 μ 和标准差 σ,剔除超出
[μ-3σ, μ+3σ]
的数据(如传感器偶尔的反光干扰); - 降噪滤波
:激光位移数据用 “移动平均滤波”(窗口大小 5),光谱共聚焦数据用 “高斯滤波”(σ=0.5),减少高频振动噪声(如电机微小抖动)。
步骤 2:截面数据分割(全跳动测量需此步骤)
沿圆柱轴向取 N 个测量截面(如长度 100mm 的圆柱取 10 个截面,间距 10mm),每个截面对应 1 个旋转周期的预处理后数据(
角度θi,距离di
,i=1~N)。
步骤 3:基准圆心拟合(最小二乘法)
将 “角度 - 距离” 数据转换为直角坐标:设传感器到基准轴线的距离为 L(LTP030 取 30mm,LTC4000F 取 38mm),则圆柱表面某点的直角坐标为:
xi = (L - di) × cosθi
yi = (L - di) × sinθi
拟合圆方程
x² + y² + ax + by + c = 0
,通过最小化误差平方和Σ(xi²+yi²+axi+byi+c)²
,求解圆心坐标(x0, y0) = (-a/2, -b/2)
和拟合半径R = √((a/2)²+(b/2)² - c)
。
步骤 4:跳动量计算
- 圆跳动
:单个截面内,最大径向偏差与最小径向偏差的差值:
圆跳动 = max(√(xi²+yi²) - R) - min(√(xi²+yi²) - R)
(注:√(xi²+yi²)
为实际半径,与拟合半径 R 的偏差即径向偏差) - 全跳动
:所有截面的圆跳动最大值,或所有截面中 “最大径向偏差” 与 “最小径向偏差” 的差值:
全跳动 = max(所有截面的max径向偏差) - min(所有截面的min径向偏差)
示例计算(以 LTP030U 测量为例)
圆柱转速 200rpm,采样频率 50KHz,每转采集 15000 个点,θi=360°×(i-1)/15000(i=1~15000);
预处理后 di 范围 29.995~30.005mm(L=30mm),转换为 xi、yi 后拟合圆心 (0.0002, -0.0001) mm,R=0.005mm;
径向偏差范围 - 0.0003~0.0002mm,圆跳动 = 0.0005mm(0.5μm);
10 个截面的圆跳动最大值为 0.6μm,即全跳动 = 0.6μm。
七、应用场景适配建议
优先选激光位移传感器(LTP030 系列)的场景:
批量生产线(如电机轴量产检测):需高速测量(160KHz 采样率),成本敏感,且圆柱表面为漫反射(如发黑处理轴);
恶劣环境(如机床旁、液压车间):IP67 防护可抵御粉尘 / 油污,无需控制器减少故障点。
优先选光谱共聚焦传感器(LTC4000F 系列)的场景:
精密零件检测(如航空发动机轴):跳动要求<1μm,表面为镜面(镀铬 / 抛光);
透明圆柱测量(如医疗导管、玻璃导光柱):激光三角法易穿透透明材料,光谱共焦可精准测表面距离。
八、总结
两种传感器在旋转圆柱体跳动测量中各有优势:激光位移传感器以 “高速、低成本、高防护” 适配量产场景,光谱共聚焦传感器以 “高精度、强表面适应性” 适配精密 / 特殊材料场景。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跳动精度要求、圆柱表面特性、测量速度需求选择,并通过 “最小二乘法拟合 + 多周期数据平均” 确保跳动量计算的准确性,最终满足工业制造中的质量控制需求。
(注:本案例中传感器参数均参考泓川科技 LTP030 系列与 LTC4000F 系列参数表,具体应用需根据实际圆柱尺寸调整传感器安装距离与采样频率。)
查看全文
无锡泓川科技
无锡泓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及销售各种激光测距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同轴光位移传感器,激光测振动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3D线激光位移传感器。为您提供各种激光测量解决方案
作者最近更新
-
LTS-I 系列红外干涉测厚传感器:纳米级精度赋能半导体制造,引领高效工艺控制新标杆无锡泓川科技09-14 18:35
-
泓川科技国产系列光谱共焦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白光干涉测厚传感器性能一览无锡泓川科技09-05 09:38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