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型编码器

美国EPC编码器 20251011

  • 绝对式编码器
  • 工业控制


编码器选型是一个需要结合机械结构、控制需求、环境条件三大核心维度综合决策的过程,选型不当可能导致定位精度不足、设备故障或成本浪费。以下是从核心参数到实际场景的完整选型指南,帮助精准匹配需求。

一、先明确核心需求:你需要编码器解决什么问题?

选型前需先定义应用场景的核心目标,避免盲目追求高参数。常见需求场景及关键关注点如下:

应用场景 核心需求 关键选型参数

电机转速 / 转向监控 实时速度反馈、方向识别 分辨率(脉冲数)、输出信号类型

机械臂关节定位 高精度位置控制、多圈记忆 分辨率(高位数)、多圈技术

输送线位移计量 线性距离换算、抗干扰 分辨率(线数)、防护等级

伺服系统闭环控制 高速响应、低延迟 信号频率、输出接口(如 HTL/TTL)

恶劣环境(粉尘 / 油污) 设备耐用性、防损坏 防护等级(IP)、安装方式

二、核心参数选型:决定编码器性能的 6 大关键指标

1. 类型选择:增量式 vs 绝对式(最基础决策)

两者的核心区别是是否能 “记忆位置”,需根据断电后是否需要保留位置信息判断。

对比维度 增量式编码器(Incremental) 绝对式编码器(Absolute)

工作原理 输出连续脉冲,通过计数获得位置 / 速度 每个位置对应唯一 “编码值”,直接输出位置

断电记忆 无(断电后计数清零,需重新回零) 有(内置记忆芯片,断电保留位置)

精度与分辨率 依赖计数精度,适合中低精度场景 分辨率更高(通常 13-25 位),适合高精度

成本 低(结构简单) 高(芯片与算法复杂)

典型应用 电机转速监控、输送线速度控制 机械臂、数控机床、电梯定位

选型建议:

•仅需 “速度 / 相对位移”(如风扇转速、传送带速度)→ 选增量式;

•需 “绝对位置”(如机械臂关节、机床坐标)或断电后不能回零 → 选绝对式。

2. 分辨率:决定 “定位精度” 的核心指标

分辨率指编码器每旋转一圈输出的 “最小单位数量”,不同类型的表述方式不同:

•增量式:以 “脉冲数 / 圈(PPR)” 或 “线数 / 圈(LPR)” 表示(如 1000PPR = 每圈输出 1000 个脉冲);

注:若采用 A/B 相正交信号,可通过 “4 倍频” 提升精度(1000PPR→4000 计数 / 圈)。

•绝对式:以 “位数(Bit)” 表示(如 16 位 = 2¹⁶=65536 个唯一位置 / 圈);

若需 “多圈定位”(如电机旋转 100 圈后仍准确),需选 “多圈绝对式”,多圈位数通常为 12-20 位(如 16 位单圈 + 12 位多圈 = 最大 4096 圈 ×65536 位置 / 圈)。

选型公式:

所需分辨率 = 1 / 允许最大定位误差(弧度 / 角度)

例:若允许误差≤0.18°(即每圈最大误差 0.18°),则分辨率需≥360°/0.18°=2000PPR(增量式)或≥11 位(2¹¹=2048,绝对式)。

3. 输出信号与接口:匹配控制器(PLC / 单片机 / 驱动器)

编码器输出信号需与后端控制设备的接口兼容,常见类型如下:

信号类型 接口形式 特点与应用场景

电压信号(HTL/TTL) 差分信号(A/A-、B/B-、Z/Z-) 抗干扰强(传输距离≤100m),适合工业现场(如伺服驱动器、PLC)

集电极开路(OC) 单端信号(A、B、Z) 需外接上拉电阻,抗干扰弱(≤10m),适合近距离控制(如单片机)

串行通信 RS485(Modbus-RTU)、SSI、EtherCAT 传输距离远(RS485≤1200m)、可传多圈数据,适合多设备组网(如大型生产线)

并行通信 多位并行线(如 16 位) 速度快,但布线复杂(线数多),适合短距离高精度场景(如数控机床)

选型注意:

•若现场有变频器、电机等强干扰设备 → 优先选差分信号(HTL/TTL) ,避免信号被干扰导致计数错误;

•若需远程监控(如控制室距离设备 100 米以上)→ 选RS485 或 EtherCAT 串行接口。

4. 机械安装:匹配轴径、连接方式与空间

机械安装不当会导致编码器磨损、精度下降,需关注 3 个关键参数:

1.轴径:编码器轴径需与电机 / 负载轴径一致,常见规格为 6mm、8mm、10mm、12mm(如电机轴径 8mm→选 8mm 轴径编码器);若轴径不匹配,需用联轴器(弹性联轴器优先,避免径向 / 轴向偏差)。

2.连接方式:

◦轴套式(空心轴):直接套在负载轴上,无需联轴器,节省空间(适合小体积设备);

◦轴伸式(实心轴):通过联轴器与负载轴连接,需保证同轴度(径向偏差≤0.1mm,轴向偏差≤0.5mm)。

1.安装空间:根据设备内部尺寸选择 “外径”(如 38mm、58mm、80mm),小型设备(如无人机电机)可选 25mm 以下微型编码器。

5. 环境适应性:应对温度、粉尘、湿度等恶劣条件

环境参数直接决定编码器的使用寿命,核心关注以下指标:

•防护等级(IP 代码):

◦IP54:防尘(无法完全防止粉尘进入,但不影响正常工作)、防溅水(适合干燥车间);

◦IP65:完全防尘、防喷水(适合户外或粉尘较多的场景,如矿山机械);

◦IP67:完全防尘、短时浸水(适合潮湿或偶尔积水的场景,如清洗设备);

◦IP68:完全防尘、长期浸水(适合水下设备,如潜水机器人)。

•工作温度:

◦常规型:-10℃~60℃(室内设备);

◦宽温型:-40℃~85℃(户外、高温设备,如冶金机械、汽车发动机)。

•抗振动 / 冲击:

◦振动:常规≤500Hz/20G,工业级≤1000Hz/50G(如电机、机床);

◦冲击:常规≤100G(0.1ms),工业级≤500G(0.1ms)(如工程机械、运输设备)。

6. 其他关键参数

•最高转速:编码器允许的最大旋转速度(如 6000rpm、10000rpm),需≥实际应用中的最大转速(如电机额定转速 3000rpm→选≥3000rpm 的编码器);

•电源电压:常见 12V~24V DC(工业设备)、5V DC(单片机),需与控制设备电源一致;

•输出相位差:A/B 相正交信号的相位差为 90°,用于判断旋转方向(A 相超前 B 相→正转,反之反转),所有增量式和绝对式均支持,无需额外选择。

三、选型流程总结:5 步快速匹配

1.定场景:明确是 “速度监控”“绝对定位” 还是 “相对位移”→ 选增量式 / 绝对式;

2.算精度:根据允许误差计算所需分辨率(PPR/Bit);

3.配接口:根据控制器(PLC / 驱动器)选输出信号(HTL/RS485 等);

4.合机械:确认轴径、安装方式、空间尺寸;

5.抗环境:根据温度、粉尘、振动选防护等级、工作温度范围。

四、常见选型误区

1.盲目追求高分辨率:分辨率过高会导致信号频率过高(如 10000PPR 的编码器在 1000rpm 时,信号频率 = 10000×1000/60≈166kHz),若控制器处理速度不足,会导致 “丢脉冲”,反而降低精度;

2.忽视防护等级:在粉尘 / 油污环境中选 IP54,会导致内部进灰,编码器寿命从 5 年缩短至 1 年以内;

3.接口不兼容:选了 RS485 接口的编码器,但控制器只有 TTL 接口,需额外加信号转换器,增加成本和故障点。

通过以上步骤,可实现编码器 “性能匹配、成本最优、寿命最长” 的选型目标。若需进一步精准选型,可提供具体应用场景(如 “伺服电机定位,允许误差 0.1°,控制器为西门子 PLC,环境温度 - 20~50℃”),进一步缩小选型范围。

查看全文

点赞

美国EPC编码器

美国EPC编码器亚洲分部 EPC (Encoder Products Company) 编码器产品公司成立于1969年,是一家全球性的光电编码器生产商,生产全套的编码器为广大工业用户服务。旗下品牌:ACCU-CODER、ACCU-CODER Pro、Trc-TracPro、VALU-CODER(中国区)。 1994年在中国的珠海开设了其亚洲分部珠海瓦特仪表有限公司,专门负责中国的生产和销售。 2024年因业务需求公司变更为珠海得尔堡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美国EPC亚洲唯一制造、销售商。

作者最近更新

  • EPC发展史
    美国EPC编码器
    10-15 13:47
  • 如何选型编码器
    美国EPC编码器
    10-11 09:38
  • ACCU–CO7DER编码器
    美国EPC编码器
    09-12 16:3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矿业巨头扩大自动驾驶卡车车队:为卡车安装自主牵引系统

    2018-12-07

  • 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埋设有成千上万的传感器

    2018-12-09

  • 我国传感器生产销售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展望

    2018-12-09

  • 传感器技术在科技创新背景下资源革命中的应用

    2018-12-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美国EPC编码器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