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上市公司(603035)入局触觉传感!
继兴业科技与能斯达跨界合作布局柔性触觉传感器赛道后,汽车内饰领域上市公司再添新动作。10 月 10 日,常熟汽饰(603035.SH)正式宣布与荷兰织物触觉传感技术企业 Brighter Signals B.V. 达成战略合作,为汽车和机器人制造下一代触觉传感技术。此举不仅标志着常熟汽饰向 “智能传感 + 内饰” 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型,更凸显出触觉传感技术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加速落地的行业趋势。
荷兰技术 + 中国产能
根据合作协议,Brighter Signals 提供核心专利技术 —— 以织物为载体的多功能触觉传感系统,该技术可实时监测压力、重量、接近度、运动轨迹等数据,还能精准识别人体与物体差异;常熟汽饰则承担量产重任,率先在国内工厂启动专利织物传感器生产,计划 2026 年将产能扩展至欧洲工厂,覆盖全球汽车客户供应链。
不同于传统传感器合作模式,此次合作延伸至系统集成环节,将推动 Brighter Signals 的触觉传感器与汽车座椅、内饰系统深度融合,联合其他一级供应商开发智能化解决方案。目前,双方合作协议进入最终确认阶段,预计本季度在国内举办正式签约仪式。
Brighter Signals B.V. 首席执行官 Andrew Klein 表示:“与 常熟汽饰的合作是我们将触觉传感带入每辆汽车和每个工厂的使命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常熟汽饰的全球制造布局和深厚的汽车系统专业知识将帮助我们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并将我们的技术交付给全球汽车制造商。我们正在共同实现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续的出行——并推动下一波工业自动化浪潮。”
技术破局:柔性织物传感重构智能座舱体验
此次合作的核心亮点,是 Brighter Signals 突破传统的触觉传感技术。与汽车领域常用的雷达、超声波、压电式传感器相比,其柔性织物传感器具有轻质、可回收、可持续生产的特性,同时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高灵敏度与稳定性。其核心专利覆盖织物结构、导电层布局及信号算法等关键领域。
目前,Brighter Signals 的技术正在颠覆座舱内传感市场,为雷达和其他传统系统提供了更优的替代方案。该传感器已通过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超三年的广泛测试,证实了其准确性、可靠性和耐用性。初始应用将支持汽车制造商满足欧洲、中国和美国的新安全法规,同时舒适性和智能内饰功能预计将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快速重新定义消费者的期待之际。
对汽车智能化而言,触觉传感技术落地将填补现有感知体系空白。当前,汽车智能座舱多依赖视觉(摄像头)、听觉(语音交互)系统,触觉感知缺失导致场景响应存在局限。
常熟汽饰董事长罗小春表示:“常熟汽饰通过帮助我们的主机厂客户大规模应用突破性创新技术,建立了值得信赖的一级供应商的声誉。Brighter Signals 的触觉传感技术实现了乘员识别分类和舱内智能领域真正的范式变革。我们很高兴与 Brighter Signals 合作,将这项技术集成到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的座椅和内饰系统中。”
触觉传感成新赛道,上市公司加速卡位
常熟汽饰的跨界布局并非个例。此前,兴业科技与能斯达联合开发基于压电材料的柔性触觉传感器,聚焦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汽车座椅方向盘等交互场景;华阳集团、均胜电子等汽车电子企业也通过自主研发或投资并购,切入触觉反馈、压力传感领域。
作为国内汽车内饰龙头,常熟汽饰长期为宝马、奔驰、大众、特斯拉等车企提供座椅总成、仪表盘等产品,但随着汽车行业向 “软件定义” 转型,单纯硬件制造业务面临毛利率承压风险,此次合作也是摆脱 “传统内饰供应商” 标签的战略举措。
随着常熟汽饰、兴业科技等上市公司陆续入局,触觉传感技术在汽车领域的竞争已从 “技术研发” 阶段进入 “场景落地” 阶段。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京东入股,深圳触觉传感器企业!感知中国09-18 13:01
-
又一传感器明星企业破产!36亿投资芯片项目烂尾感知中国09-17 12:21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