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发布《上海宣言》,全面推动绿色转型

澎湃新闻 20251017

  • 可持续发展
  • 绿色转型
  • 工程创新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于10月12-17日在上海举行。大会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大会以“工程塑造绿色未来”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利用工程技术应对气候变化,驱动经济绿色增长,加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来自60多个国家的工程界同仁齐聚一堂,共同协商并一致通过《上海宣言》。以下为《上海宣言》全文:

挑战与使命

工程作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和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始终回应着人类对幸福生活的永恒追求。在人类从蒙昧走向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直至今日的数字化时代的历程中,工程师在不断开创历史新纪元的实践中,不仅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物质丰碑,而且还积淀了极其宝贵的创新、协作、严谨、担当的精神财富。

今天,站在前人智慧铸就的崭新高度,我们仍需直面发展进程中的严峻挑战:贫困、饥饿和不平等加剧,气候变化威胁已在眼前,资源耗竭型增长透支后代生存权,技术鸿沟引发新的不平等,多年可持续发展成果正在逆转。全球安全与人类福祉面临不确定性,让科技进步更加普遍、更加公平地惠及各国家、各人群面临巨大挑战,对此我们表示遗憾。我们认为,工程界需要承担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责任。

距离2030年仅剩五年之期,我们承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深度协作,倾注工程之力,加速推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协定》、《未来契约》及《数字契约》,让工程科技这一关键驱动力,引领破解发展困局,释放全球增长新动能。

行动声明

基于此承诺,我们确立以下行动:

1 工程绿色转型:核心目标

我们重申,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力量。我们全面推动绿色转型,主动拓展社会责任边界。

— 将加强生态系统承载力作为工程实践的刚性约束,加速全经济范围的减排(SDG 12,13),守护陆海生物多样性(SDG 14-15),守护人类生存的自然家园;

— 将提升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工程实践的首要责任,加速建设韧性城市、社区和基础设施(SDG 11),催化产业创新与体面劳动(SDG 8-9),构建更加包容普惠的和谐社会;

— 将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权作为工程实践的根本目标,加速消除贫困和健康隐患(SDG 1-3),确保粮食、清洁水、可负担能源的公平供给(SDG 2,6,7),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

2 创新解决方案:发展引擎

我们确认,创新是跨越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引擎。我们因地制宜地创新,积极发展适宜技术,用以切实解决问题。

— 以负责任的态度不断突破技术的前沿,推动数字、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加速驱动社会跃迁;

— 以本土智慧激发创新,从土地、人群和文化中催生出富有创新性和生命力的解决方案;

— 善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利用自然的生长与自我修复力量,筑牢生态安全和民生韧性。

3 工程能力建设:内生动力

我们深知,工程师能力的持续提升是实现以上行动的根基。我们统筹发展与安全,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认知,最大化地释放潜能。

— 将科技向善、全球视野、跨界创新能力深度融入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终身职业发展;

— 推动工程师进入政策和决策核心,将工程智慧前置融入全球治理;

— 打破性别和年龄壁垒,支持女性和青年工程师发展,营造包容环境,激发多元智慧贡献。

4 全球伙伴关系:强大纽带

我们重申,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挑战,唯有加强协作方能破解。我们致力于建立多元伙伴关系、加强工程文化和实践交流互鉴、共建开放包容的全球工程合作生态。

— 积极推动开放获取、数据共享与最佳实践的全球高效流转;

— 统筹技术创新与治理实践,协同推进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可靠应用,形成安全、可信、可控的发展生态;

— 推动提高国际和国家工程技术标准的可互操作性,降低跨境服务成本;

— 加速实现工程师资格的双边和多边互认,促进人才跨境流动;

— 支持促进南北、南南及三方合作,力行经验互通与技术共济,以工程纽带紧密联结全球创新力量。

结语

我们坚持绿色发展,我们坚信工程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们将致力于向世人展示并证明:那些旨在推动变革、造福全人类的创新与技术,必将释放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值此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让我们凝聚全球工程智慧,锐意创新,携手同行,坚定不移地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繁荣明天! 

查看全文

点赞

澎湃新闻

作者最近更新

  •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发布《上海宣言》,全面推动绿色转型
    澎湃新闻
    1天前
  • 机器人组团上岗、项目工程数字化,浦东机场的智能制造让国际工程师代表团变身“夸夸团”
    澎湃新闻
    1天前
  • 智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获数亿元订单
    澎湃新闻
    2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为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日本推出木质公寓大楼

    2020-03-03

  • 首个世界工程日:当下工程发展尚有很多困难与不足

    2020-03-04

  • ABB发布201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0-03-24

  • 国际电联秘书长赵厚麟:确保人们享受安全可信的网络

    2020-05-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澎湃新闻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