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锚定零碳目标!安科瑞方案助安徽园区迈过“绿色门槛”

molly 20251021

  • 能效优化方案
  • 智慧能源平台
  • 零碳园区


安徽省《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试行)》的印发,明确了到2030年累计建成20个以上零碳产业园区的目标,为全省园区绿色转型划定了清晰路线图。从能碳管理数字化到清洁能源供给,从资源循环利用到技术创新突破,政策的落地亟需可落地、可验证的解决方案支撑。安科瑞深耕智慧能源领域多年,以贴合安徽政策导向的全链条方案,助力园区平稳迈入零碳新时代。

传感专家


政策准确响应:零碳建设的“安徽适配性”方案

传感专家


安徽零碳园区建设强调“数字赋能、系统推进、因地制宜”,安科瑞方案深度契合政策核心要求,形成三大关键支撑:

1. 能碳管理数字化:打造“可视可控”智慧中枢

传感专家

传感专家


政策明确要求试点园区建设综合能源管理与数字化碳监测平台,实现全链条能耗与碳排放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与溯源。安科瑞AcrelEMS智慧能源平台正是为此量身打造的“能碳大脑”——通过在电源、负荷、储能等关键节点部署智能监测装置,可对园区内企业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能源流、碳流进行全程追踪。 平台不仅能自动生成符合地方标准的碳排放统计报表,还可建立企业碳信用档案,为园区碳信用库建设提供数据支撑。配合常态化碳盘查与产品碳足迹核算辅助功能,助力企业对接国内外碳核算标准,为参与碳交易奠定基础。。

1. 清洁能源体系:构建“源网荷储”循环脉络

传感专家


针对政策中“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多能互补系统”的要求,安科瑞通过AcrelEMS 3.0系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控制能力,可统筹管理园区分布式光伏、风电、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设施,实现“余电储存、缺电补能”的动态平衡。在建筑领域,方案支持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的智能管控,配合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系统监测,提升清洁能源就地消纳率;在储能侧,可适配锂电池、钒液流电池等多元储能技术,结合电价波动与负荷预测优化充放策略,助力园区向清洁能源应用场景迈进。

技术实力加持:零碳转型的“可持续发展”保障

传感专家


安徽政策强调“突破零碳关键技术、构建创新体系”,安科瑞以持续迭代的技术能力提供硬核支撑。方案依托EMS系统三代升级成果,已实现从“自动化监测”到“智能化协同”的跨越——在EMS 3.0版本中,融入光储充平台与柔性控制技术,可根据电网调度指令与用电负荷动态调整用能策略,实现源网荷储互动优化。 为匹配园区技术创新需求,方案支持与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园、高校院所等机构的数据对接,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技术试验场”。通过设备兼容与接口开放设计,可快速适配碳捕集利用、新型储能等前沿技术的接入与监测,助力园区打造技术创新示范场景。

传感专家


实践验证价值:零碳建设的“可复制”样本

传感专家


在长三角某工业园区项目中,安科瑞方案实现了三大核心成效:通过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协同管理,清洁能源占比提升;借助全链条能碳监测,园区整体能耗降低;光储充与电动车充电站结合,能够减少外购电成本,直接提高充电桩运营收入。这一实践与安徽零碳园区建设的“降碳、提质、增效”目标高度契合,为省内园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路径。

传感专家


随着安徽零碳园区建设进入加速期,安科瑞将以贴合地方政策的定制化方案,从能碳管理、清洁能源、资源循环等维度提供全周期服务。无论是新建园区的零碳规划,还是既有园区的低碳改造,都能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园区在政策指引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查看全文

点赞

molly

传感器

作者最近更新

  • 政策锚定零碳目标!安科瑞方案助安徽园区迈过“绿色门槛”
    molly
    1天前
  • 天津峰谷电价新政 10 月落地,安科瑞助工商业控本
    molly
    10-10 09:46
  • 聚焦医院电气隐患难察觉问题:安科瑞智慧用电方案筑牢生命安全屏障
    molly
    09-17 17:2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英特尔新建的研发大楼装有14000个传感器

    2019-11-03

  • 物联网是怎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2020-03-31

  • 因太费电 洛阳联通定时休眠5G基站

    2020-08-05

  • 零碳先锋 | 西门子积极拥抱零碳愿景

    2022-04-2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molly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