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信号SPD防雷浪涌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选型方案
一、测控信号SPD防雷浪涌保护器的定义与作用
测控信号SPD防雷浪涌保护器是专门用于保护弱电系统中测量、控制、通讯及数据传输线路免受雷电感应、电磁脉冲和操作过电压影响的防雷装置。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智能电网、石化监控系统、水利监测、交通信号、安防监控、SCADA系统等场景中。
在防雷体系中,测控信号SPD属于“弱电系统防雷”范畴,通常安装于信号接口处、控制柜内、数据采集模块或通信设备前端。其主要作用是:当外部雷击或电磁感应引起瞬态高电压(浪涌)侵入信号线路时,SPD能在纳秒级内导通,将浪涌电流泄放至地线,从而防止信号设备损坏、数据异常或通讯中断。
二、测控信号SPD的工作原理
测控信号SPD主要基于压敏电阻(MOV)+气体放电管(GDT)+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的多级组合防护原理。
初级泄放阶段(GDT)
当雷电或感应浪涌侵入信号线路,气体放电管首先动作,在高压(通常为600~1000V)下击穿导通,将大部分浪涌能量迅速分流至地。它承担了能量泄放的主要任务。
中级钳位阶段(MOV)
剩余的中等能量浪涌会由压敏电阻进行二次钳位,将电压限制在几十到几百伏之间,保护后端电路不被过压损伤。
精细保护阶段(TVS)
瞬态抑制二极管用于对低电平信号进行精密钳位,将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通常±5V~±24V),确保信号不畸变、设备不受冲击。
接地泄流通道
SPD的内部三极或四极保护结构使浪涌能量通过等电位连接的PE地线泄放。良好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4Ω)是SPD有效动作的关键条件。
其整体反应时间约为1ns~25ns,能有效抑制浪涌电压幅值并防止二次反击。
三、地凯科技测控信号SPD防雷浪涌保护器的选型原则
依据信号类型选择SPD类别
模拟信号(4-20mA、0-10V)→ 选用低压钳位、低泄漏电流型SPD;
开关量信号 → 选用中压钳位、响应时间适中型SPD;
RS-485、CAN、Modbus通讯信号 → 选用双向TVS结构SPD;
网络信号(RJ45)→ 选用以太网SPD,标称速率应≥传输速率(如100M/1G)。
地凯网络关键参数建议值
工作电压 (Un):5V / 12V / 24V / 48V,与信号线路额定电压匹配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Uc):1.2×Un 过高会影响信号,过低易误动作
标称放电电流 (In):5kA (8/20μs) 代表SPD承受多次浪涌能力
最大放电电流 (Imax):10kA (8/20μs),表示SPD极限耐受浪涌能力
保护水平 (Up):≤ 40V~800V(依型号),钳位电压越低保护越精确
响应时间 (tA):≤25ns 保证快速响应
插入损耗:≤0.5dB,保持信号传输完整
接地电阻:≤4Ω,符合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
接口形式选择
接线端子式(适用于控制柜内安装)
RJ45/RJ11模块式(适用于通讯接口)
BNC/螺纹式(适用于视频与测控信号)
DIN导轨式(方便工业自动化系统集中安装)
四、测控信号SPD的安装与布线要求
安装位置
在信号线路进入设备前端或机柜入口处安装;
对于长距离传输(>50m)的信号,应在两端均安装SPD形成“双端保护”;
若有多级保护,应遵循分级原则:外部浪涌→前级SPD→设备端SPD。
接地布线规范
SPD地线应单独引出,长度≤0.5m,截面积≥4mm²;
严禁多点接地回路;
与电源SPD的接地端应共用等电位母排,避免电位差反击。
安装环境
运行温度:-40℃~+85℃;
湿度:≤95%(无凝露);
防护等级建议IP20~IP65(视现场环境而定)。
维护与检测
定期检测SPD接地连续性;
检查SPD的失效指示窗口(若有红色指示,则需更换);
对雷暴频发地区建议每年定期检测SPD性能。
五、地凯科技测控信号SPD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电力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在远动RTU、智能终端FTU、监控通讯模块上安装24V信号SPD,有效防止高压感应浪涌对信号接口的损坏,保障数据采集与控制命令可靠。
石油化工与过程控制系统
对DCS、PLC控制信号(4-20mA/24V)安装防雷SPD模块(In≥5kA,Up≤50V),防止雷击感应导致系统误动作或停机。
水文水利与环保监测系统
对传感器信号、电磁阀控制线路和RS485通讯线路安装信号SPD,确保野外测控站点在雷暴季节正常工作。
交通与轨道信号系统
在信号机、轨道控制器及通信传输单元配置信号SPD,可防止雷击感应造成信号灯误闪或通信中断。
通信与安防监控系统
对视频信号、以太网口、RS485总线安装专用SPD模块(Up≤30V、Imax≥10kA),防止雷击导致摄像机、NVR损坏或网络中断。
地凯防雷测控信号SPD防雷浪涌保护器是弱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屏障,它通过纳秒级响应的限压与泄流技术,有效抑制雷电感应、电磁干扰和操作浪涌。正确的选型、规范的安装及良好的接地是保障防雷效果的核心。
依据GB/T 18802《浪涌保护器》、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IEC 61643系列标准,工程设计中应将测控信号SPD与电源SPD、防雷接地系统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分层次、系统化的雷电防护体系,以确保工业自动化、能源监控、通信传输等领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