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电解液泄漏监测的“技术擂台”

四方光电Cubic 20251024

  • NDIR气体传感器
  • 锂电池电解液监测
  • 气体泄漏检测技术

众所周知,电解液作为电池中的"血液",承担离子传导的重要使命;同时,电解液也是潜伏的危险源。其主要由有机溶剂(如EC、DMC等)和锂盐组成,一旦发生泄漏,会引发多重风险:

  • 短路:泄漏的电解液在电池内部“拉帮结派”、形成新的导电路径,可能引发外部短路;
  • 腐蚀:锂盐(如LiPF₆)遇水则化身“化学杀手”,产生HF气体(腐蚀、剧毒),损害设备甚至危害人员健康;
  • 燃烧:遇明火或高温,电解液易被点燃,并在热失控链式反应中成为"燃料队长",加速起火及爆炸。

因此,实时、精准地监测电解液泄漏,是遏制锂电池安全事故的必要手段。




01. 多种监测技术并进,谁能脱颖而出?


电解液泄漏监测的本质是“嗅探”并识别出特定的气体分子,其技术路径可分为化学感知、物理分析和光学探测等方向,在性能、成本和适用场景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 原理:气敏材料(如SnO₂)在加热状态下,与目标气体接触后其电阻发生变化,从而检测气体浓度。

- 优势:成本极低、体积小、电路简单。

- 劣势:选择性差(易受酒精、烟雾等干扰)、易中毒/漂移(电解液会污染其表面)、需定期校准、寿命相对较短。



PID (光离子化检测器)

- 原理:使用紫外灯将气体分子电离,测量产生的离子电流来检测气体浓度。

- 优势:灵敏度极高 (ppb级)、响应速度快。

- 劣势:无法区分VOC气体具体种类、紫外灯为消耗品(寿命通常1-2年)。



NDIR (非分散性红外)

- 原理:气体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通过检测光强变化计算气体浓度。

- 优势:选择性好、寿命极长、抗中毒、稳定性高。

- 劣势:成本略高于MOS和PID。



TDLAS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 原理:通过调整激光波长,使其对准特定气体的吸收光谱,通过测量光强变化计算气体浓度。

- 优势:超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

- 劣势:成本高昂、系统相对复杂、对光路准直要求高。



RGA (质谱分析)

- 原理:将气体分子电离,根据不同离子的质荷比进行分离和鉴定,是分析的“黄金标准”。

- 优势:能同时检测多种气体、定性能力好、灵敏度高。

- 劣势:价格极其昂贵、体积庞大、操作维护复杂、需真空环境。基本不用于实时监测,主要用于实验室离线分析。





02. 为什么NDIR是锂电池电解液泄漏监测的最佳选择?


在这场电解液泄漏监测的"技术对决"中,没有完美无缺的方案,只有适合的选择。

  • MOS 和 PID:成本或响应速度上各有优势,但在选择性和稳定性上表现一般,适合要求不高的场景或作为辅助监测工具;
  • NDIR:各项性能指标表现均衡,兼具成本优势,无明显短板,使其成为工业在线测量的优选方案;
  • TDLAS 和 RGA:性能上表现优异,但成本偏高,多用于高端工业过程、科研及实验室研究等领域;

△ 五大技术 五维对比

在锂电池生产、存储及使用过程中,对气体检测技术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既需要高精度、快速响应和长期稳定性来预警热失控风险,保障安全;又需要控制成本以适应大规模应用。NDIR技术凭借高性能和低成本,精准契合以上需求,成为保障锂电池安全与经济效益的“综合冠军”。

03. 冠军之上,更进一步

探索无止境,冠军还有潜能可挖掘。四方光电深耕NDIR技术二十二载,其突破不止于性能的极致,更在于不同场景的匹配。联系我们,为您定制更惊喜、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查看全文

点赞

四方光电Cubic

作者最近更新

  • 一文看懂!电解液泄漏监测的“技术擂台”
    四方光电Cubic
    15小时前
  • 「快、准、稳」破解冷媒监测合规安全双挑战
    四方光电Cubic
    15小时前
  • 硬核科技守护燃气安全!四方光电海南燃气展首日告捷,诚邀共鉴明日精彩
    四方光电Cubic
    15小时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全超材料光学气体传感器

    2019-08-30

  • 瑞士研发出小尺寸低功耗的新型NDIR气体传感器

    2019-09-27

  • 旭化成推出可检测可燃气体泄漏的三款NDIR传感器

    2021-07-14

  • 《气体传感器技术和市场》

    2016-02-1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四方光电Cubic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