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微感股份冲刺新三板,激光传感业务毛利率超49%
山东微感股份冲刺新三板,激光传感业务毛利率超49%
伴随物联网、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传感器企业正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路径选择日益多样化,头部企业倾向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而具备细分技术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则将新三板视为夯实发展根基的重要平台。
近日,专注于激光与光纤传感技术的山东微感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感股份”)正式公布公开转让说明书,计划挂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此举或将为新三板的传感器板块注入新的“硬科技”动能。
深耕高端传感,技术积累超20年
微感股份作为一家深耕行业超过20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业务围绕激光传感与光纤传感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展开,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矿山、燃气安全、新能源、工业制造、电力系统及环境监测等关键应用场景,精准契合当前“智能感知”与“安全监测”的核心需求。
从产品构成来看,激光传感业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该板块实现销售收入6327.98万元,占总营收的62.34%。其中,激光甲烷传感器贡献了4742.20万元,占激光传感产品收入的74.94%。该产品相较传统设备,标校周期由两周延长至六个月,可适配无人机巡检与便携检测等多种应用场景,2024年销量同比提升17.08%。而激光一氧化碳传感器在2024年实现量产突破,销售收入达1024.46万元,同比激增1596.39%,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技术创新是微感股份的核心竞争力。截至公告日,公司已拥有26项国内发明专利和1项PCT欧洲专利,自主研发的“无温控激光器调谐技术”“多气体交叉干扰抑制算法”等8项核心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的应用方面,公司成功攻克了4.6微米波段甲烷的交叉干扰问题,其一氧化碳传感器在复杂工业环境中表现出高精度检测能力,性能可与美国霍尼韦尔同类产品相媲美,有效缓解了国外技术垄断。
在光纤传感领域,微感股份形成了“产品+解决方案”的双轮驱动模式。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光纤光栅多参数解调仪等核心产品已拓展至“煤矿火灾综合监控预警系统”“尾矿库健康监测系统”等垂直应用场景。2024年,该板块实现收入3540.09万元,毛利率超过53%,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展现出较强的高附加值能力。
业绩稳步增长,财务表现亮眼
从财务数据看,微感股份近年来展现出“营收与利润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其冲刺新三板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由8052.81万元增长至1.015亿元,同比增长26.0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由515.94万元大幅增至1347.02万元,同比增长183.2%。2025年1月单月净利润达到78.57万元,盈利能力持续释放。
在盈利质量方面,公司毛利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至2024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3.22%和49.27%,其中激光传感产品毛利率达48.16%,光纤传感解决方案毛利率超过53%。这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技术壁垒和产品定价能力。
微感股份的上市计划正逢国内传感器行业加速“国产替代”的关键时期。据赛迪顾问数据,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3096.9亿元,其中工业制造领域占比22%。然而,高端传感器的进口依赖度仍超过70%,尤其是在激光气体传感器和光纤光栅传感器等细分领域,长期被美国安捷伦、日本横河等国际企业占据主导。
从政策角度看,《“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已将智能传感器明确列为重点方向。随着智慧矿山、新能源储能及城市燃气等场景对安全监测需求的持续增长,相关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以煤矿行业为例,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要求至2025年底全面升级瓦斯监测设备,仅此一项就为激光甲烷传感器带来超过50亿元的市场空间。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微感股份已在细分领域取得先发优势。
微感股份冲刺新三板,既是其多年技术积累与业绩增长的自然延伸,也是把握国产替代机遇的重要举措。依托核心技术与政策利好,其激光与光纤传感产品已在矿山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挂牌后,公司将有望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强化研发能力,加快国产替代步伐,从细分赛道龙头成长为推动中国传感器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力量。
查看全文
传感梦工厂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