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春晖智控斥资2.58亿元收购温度传感器“小巨人”企业
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春晖智控斥资2.58亿元收购温度传感器“小巨人”企业
随着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及物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传感器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这一趋势也带动了行业并购整合的高潮。在众多A股上市公司积极拓展传感器业务的背景下,春晖智控(股票代码:300943)于今年8月宣布拟以2.58亿元人民币收购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61.3106%的股权,成为跨界进入传感器领域的典型案例。
9月26日,深交所向春晖智控发出《关于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申请的审核问询函》。对此,公司随后发布公告逐项回应了问询内容,进一步揭示了此次并购的背景、逻辑与可行性。
此次交易的标的——春晖仪表,并非普通企业。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单位,其在温度传感器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实力,被视为国产高端传感器的代表。其自主开发的超高低温测温技术,覆盖-253℃至2200℃的广泛温度区间。其中,在高温测量方面,根据某军工单位2023年9月出具的证明,春晖仪表是唯一能够在高压、强振动环境下稳定测量2200℃高温的供应商,占据国内领先地位。而在低温领域,其自主研发的镍铬-金铁超深低温测温传感器,成功攻克-253℃液氢测量的技术难题,具备高精度、耐压性强、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填补了国内空白。
春晖仪表的核心产品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微型铠装电加热元件,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燃料电池等高端领域,与春晖智控形成清晰的上下游协同效应。2024年,春晖仪表研发的压力传感器已完成春晖智控的验证,并实现小批量供货,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监管机构对此次交易的目的和合理性高度关注。春晖智控在回应中指出,此次收购旨在强化产业链布局。目前公司以燃气控制系统集成产品为切入点,提升硬件产品的集成度与附加值,逐步构建“上市公司硬件产品+控股子公司世昕股份软件产品+春晖仪表传感器”的协同模式。这一布局为公司燃气和供热业务向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合作的深入,有望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赢,增强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
交易结构在实施过程中略有优化,但仍保持核心要素不变。公告显示,方案调整包括减少一名交易对象及新增10,000股股份收购,该调整未触及重大条款,已履行相关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支付方式采用“现金+股份”的组合,既满足退休股东邹华的现金需求,也通过股份支付绑定核心股东邹子涵等的长期利益。经核查,该交易未发现存在利益输送风险。
标的公司的业绩承诺进一步凸显其资产质量。交易对方承诺,春晖仪表2025至2027年度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200万、3500万和3800万元,与评估结果的差异率仅为1.56%,覆盖率达到25%。此外,交易方案还设置了股份锁定期和连带担保等机制,履约保障机制较为完善。
市场普遍关注标的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数据显示,春晖仪表的收入结构呈现出“民品增长、军品企稳”的态势。2024年,其民用产品收入达到1.02亿元,实现持续增长;军品收入虽因项目节奏原因下降至1595.67万元,但在2025年已恢复稳定。
春晖智控解释称,军品收入下降主要受军工订单波动影响,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公司主要军工客户关系稳定。从2025年1至9月军品收入及在手订单情况判断,其军品业务已趋于平稳,不存在持续下滑趋势。
毛利率方面,2023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春晖仪表整体毛利率由53.22%降至45.88%,主要由于低毛利火电项目收入占比上升。然而,军品业务毛利率始终保持在80%-90%的高水平,体现出其技术壁垒和客户粘性。
目前,春晖仪表已跻身国内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领域的技术领先企业。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紧跟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于2024年开始布局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其产品已进入国内多家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供应链,并实现小批量供货。随着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的加快,春晖仪表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曲线。
查看全文
企鹅选型指南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