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幻想成为走进科学的大门

仪器网 20220429

  • 科幻文学
  • 科学教育
  • 青少年兴趣

  【仪器网 时事聚焦】科学,是一种基于研究,通过实践、分析、归纳出的一系列的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这一概念诞生之后,人类就开始尝试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问题,用科学去解释和定义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是人类理性的体现。
 

  幻想,指没有准确依据,不受拘束的想法或信念,在艺术作品中,幻想往往象征着天马行空的浪漫,是一种表达感性的方式。
 

  科学和幻想就就像是人类对于事物认知的两面,本事似乎难以联系在一起,但是伴随着科幻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科学和幻想却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被捆绑在一起,并且吸引了一大批受众参与到其中进行创作、鉴赏。
 

  关于科幻,《辞海》中就“科幻小说”给出过这样一个定义: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因此,科幻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就现有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推想、猜想的艺术形式。
 

  老一辈人中,有许多人对于科幻存在偏见,认为科幻是没有意义的“瞎想”,是一种亚文化,不应该与科学联系在一起。但这种刻薄的偏见其实早就被否定,新星一、阿西莫夫、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被编入了教材,科幻更是给科学的推广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尽管科幻不是科普,他是作者根据现有技术猜想未来技术的过程,因此许多时候并不能帮助人们从中学习到科学知识。但是,因为有现有科学作为猜想的依据吗,因此读者会觉得作品中可行性与真实性的存在,会对作品中描述技术存在向往。简单的体现就是,科幻小说让许多人对宇宙,对海洋,对那些尚且存在未知的领域产生了兴趣,让他们想要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从而间接的培养了青少年人才。而兴趣很多程度上是科研发展的原动力,如今许多青年学者收获的科学成就放在过去何尝不是一种科幻呢?
 

  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科幻作品在内容上产生的改变也能很好地反应科学发展对人类思想、环境带来的改变。“人类对于未来的假象总会存在过于积极或者消极的态度”,因此作品和现实会有很大的偏差,就好像手机出现之前诞生的科幻作品,用现代的眼光看,通讯部分的内容往往存在非常大的漏洞。但如果把那时候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对比,就可以看出在通讯上,科学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有多么大,这本身也具有参考价值。

查看全文

点赞

仪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黑黄金”来了!国产自研大丝束碳纤维投产实现自主可控
    仪器网
    2022-10-23
  • 2499万元!海南发布2022年“揭榜挂帅”项目立项和经费安排
    仪器网
    2022-10-24
  • 2022年度项目指南: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先进制造及故障诊断科学基础
    仪器网
    2022-10-1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理论与实践 科学教育摆脱书本走出课堂

    2022-04-29

  • 流量变“留量” 科学知识可以更加有趣

    2022-04-29

  • 培养群众科学意识 科研的一个发展方向

    2022-04-29

  • 新疆科协:“五一”小长假,机器人辅导员“入职”新疆科技馆

    2022-05-1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