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传感器的历史与分类

传感发烧友 20200324

  • cmos图像传感器
  • 光电传感器
  • CCD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的历史可以说非常的悠久:早在1873年,当时科学家约瑟·美(Joseph May)及伟洛比·史密夫(WilloughbySmith)就发现了硒元素结晶体感光后能产生电流。

  一、图像传感器的历史 

  与传统相机不同,数码相机并不是使用胶片来感光,而是使用图像传感器来捕捉图像。图像传感器的历史可以说非常的悠久:早在1873年,当时科学家约瑟·美(Joseph May)及伟洛比·史密夫(Willoughby Smith)就发现了硒元素结晶体感光后能产生电流,这是电子影像发展的开始。以后陆续有组织和学者研究电子影像,发明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图像传感器。

  其中重要的发明有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光学倍增管(Photo Multiplier Tube,简称PMT)和70年代出现的电荷耦合装置(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CD)。 

  20世纪末,又有三种新型的图像传感器问世了,它们分别是互补氧化金属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简称CMO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lmage Sensor,简称CIS)和LBCAST传感器系统(Lateral Buried Charge Accumulator, Sensing Transistor Array)。 

  二、PMT 

  PMT是最早出现的图像传感器,从五十年代发展到现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是目前性能最好的传感器。它就像一个圆柱体小灯泡,直径约一寸,长度约二寸;内置多个电极,将进入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即使很微弱的光线也可准确补捉。其最高动态范围可达4.2,相对于其它类型只能达到3.2-3.6的传感器,PMT要胜出不少;而且它非常耐用,可以运作十万小时以上。但是由于其造价相当高,只能应用于专业的印刷、出版业扫描仪及工程分析仪等。 

  三、CCD 

  CCD是美国贝尔实验室于1969年发明的,与电脑晶片CMOS技术相似,也可作电脑记忆体及逻辑运作晶片。CCD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材料,由大量独立的感光二极管组成,一般这些感光二极管按照矩阵形式排列(富士公司的Super CCD除外)。CCD的感光能力比PMT低,但近年来CCD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又由于CCD的体积小、造价低,所以广泛应用于扫描仪、数码相机及数码摄像机中。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采用的图像传感器都是CCD。 

  四、CMOS 

  CMOS技术已发展了数十年,CPU和内存便是由CMOS组成。但直到1998年它才被用于制作图像传感器。CMOS的优点是结构比CCD简单,耗电量只有普通CCD的1/3左右,而且制造成本比CCD要低。自从佳能公司在专业数码单反相机EOS D30中采用了CMOS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它,目前数码单反相机中几乎有一半采用CMOS作为图像传感器。

  另外还有CIS和LBCAST传感器,由于不常见,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但有一点要特别说明的是,现在大家常说的CIS一般不是指上文提到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lmage Sensor),而更多是指CMOSImageSensor,即CMOS。所以如今的CIS其实就是CMOS。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发烧友

来,一起聊聊传感器趣事!

作者最近更新

  • 温度传感器七大基本类型,一文看懂!
    传感发烧友
    2021-07-05
  • 一文看懂可穿戴式传感装置四大发展趋势
    传感发烧友
    2021-06-01
  • 传感器五个设计技巧及技术指标
    传感发烧友
    2021-05-2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智能物流行业对传感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12-07

  • 联发科推出首款智能健康芯片:可让手机给用户画出心电图

    2018-12-07

  • 美国探索用苹果智能手表传感器研究心脏病

    2018-12-07

  • 俄罗斯军队装备内置GPS模块的蜻蜓侦察无人机

    2019-05-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发烧友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