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测试深海洋流涡轮机 以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

西贝网 20220614

  • 新能源
  • 水压传感器
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例如,日本的太阳能潜力不大,而风力潜力远不及西欧或美国。目前,日本的电力消费在全球排名第五,在福岛事件后,增加核电在政治上是困难的,这意味着,如果它希望保持能源独立,它的零排放竞赛将比大多数国家需要更多的创新。

日本确实拥有大量的海岸线,其领海面积高居世界第6,这使得基于海洋的替代能源想法特别有吸引力。潮流发电机--像目前在苏格兰奥克尼岛向电网输出电力的2兆瓦Orbital O2--可能提供可靠的基础负荷发电,但日本看到有很多航运交通经过具有适当潮汐潜力的地区,这个想法不太可能成功。

因此,日本公司IHI和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NEDO)一直在试验另一种可靠的能源,如果利用它,可能会提供特别可靠的能源:洋流。

与精心选择的潮汐流位置相比,洋流通常提供较慢的可驾驭流量。例如,O2可以在2.5-4.5米/秒的水速下提供其额定功率输出。另一方面,黑潮洋流的流速更像是1-2米/秒。但它是巨大的,在某些地方可达100公里(62英里)宽,而且据估计,在其最强点,即日本东南海岸,每秒可移动6500万立方米的水。

因此,有可能将大量的洋流涡轮机连接起来,共享输电线路,并从IHI估计的约205千兆瓦的能源中抽取一部分。自2011年以来,IHI和NEDO一直在研究这个机会,自2017年以来,这两家公司已经有一个小规模的100千瓦的潮汐发电机在测试中。

这个名为Kairyu的演示发电机被固定在海底,与Orbital O2非常相似。但是,当Orbital O2在海面下几米处利用水流,并随着潮汐转换方向时,Kairyu在海浪下保持稳定,大约50米(164英尺)。IHI表示,这并不是收集洋流能量的最有效的地方--靠近海面会更好,但该地区经历的台风条件可能导致海浪超过20米高,所以将它们保持在水下深处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

Kairyu的三个圆柱形浮筒中的每一个都有大约20米长,整个浮筒也有这么宽。外侧的两个浮筒采用可变螺距的双叶涡轮转子,直径为11米,设置为逆向旋转以平衡扭矩力。每个转子都旋转着一个50千瓦的发电机。

水压传感器让机器了解其深度,它能够通过浮力调整系统自主管理其位置。同样,电流速度传感器告知Kairyu关于叶片间距的决定,该决定被管理以获得最大的效率,其他位置传感器允许它使用浮筒后端的姿态控制装置控制其俯仰、偏航和滚动角度。在需要维护的地方,Kairyu只需提高其浮力并漂浮到水面,就可以在那里进行工作--因此它不需要像Orbital O2那样的铰接臂。

随着Kairyu在大约三年半的时间里成功测试,IHI说它希望将这东西扩大到2兆瓦,叶片大约40米长,以实现全面的生产版本,可以大量部署。据彭博社报道,IHI的目标是2030年,其预计海洋目前的能源价格将接近于日本太阳能价格的竞争力。事实上,该公司表示,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它可能是一个强有力的解决方案,作为偏远岛屿的低成本能源来源。

关键是,而且永远是资金。如果这个东西在经济上能大规模运作,它可以提供一个非常可靠的绿色能源,可以为日本的去碳化努力做出巨大贡献。在日本,太阳能通常以15%的容量系数运行--也就是说,在一年的时间里,它的发电量往往是在条件总是完美的情况下的15%--而陆上风能的容量系数约为29%,海流能源以70%的容量系数运行,这几乎与燃煤电厂80%的容量系数相当。

更重要的是,气候变化研究预测,随着地球变暖,黑潮洋流将变得更加强大,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提高这些设备的产量。无论如何,潜力是巨大的,这个项目代表了人类试图从大自然中提取能量的另一种巧妙的方式,并将不利后果降到最低。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湿度传感器和水压传感器用在城市物联网应用中

    2018-12-04

  • 内置传感器的方盒子监测城市小区域内空气质量

    2018-12-04

  • 充电桩加装GPS模块和数据芯片为车主实现智能服务

    2018-12-07

  • 全球首列智轨列车上路运行:采用传感技术智能感知路径

    2018-12-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