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进出口逆差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控制工程网 20200410

  • 环境监测仪器
  •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
  • 仪器仪表制造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提到,仪器仪表制造行业可以分为通用仪表仪器制造、专用仪器仪表制造、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光学仪器制造和衡器制造。

  众所周知,仪器仪表的应用领域是极其广泛的,覆盖了大到工业、农业、交通、环保,小到文教卫生、人民生活等各方面,为当代社会建设和人类活动提供可靠的监测与反馈。据了解,《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提到,仪器仪表制造行业可以分为通用仪表仪器制造、专用仪器仪表制造、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光学仪器制造和衡器制造。


  仪器仪表进出口贸易逆差现状

  我国仪器仪表产品长期处于进出口贸易逆差的状态,2017年1-12月,全国31个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累计进口总额665.20亿美元,增幅47.97%;同期,全国31个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累计出口总额为438.71亿美元,增幅27.15%。2018年我国进口仪器仪表产品金额达到1026.23亿美元,出口金额714.75亿美元,贸易逆差继续扩大至311.48亿美元。

  从中国仪器仪主要子行业营业收入来看,其中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营收最高,营业收入为3383.49亿元,排第二的是电工仪器仪表制造,营业收入为601.94亿元,其次是光学仪器制造,营业收入为531.42亿元。截至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仪器仪表出口金额为347.08亿美元,同比增长0.9%。进口方面,据统计,截至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仪器仪表进口金额为469.38亿美元,同比下降5%。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获得了显著进步,但仍然过多依赖进口产品,其中主要原因来自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的匮乏,导致仪器仪表本身质量有待提高。产业化进程缓慢导致产品经营模式紊乱,无法给卖家可信任的安全感,从而让进口愈演愈烈,也对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仪器仪表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研技术的进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迅速,并且已经有小部分的产品与当前的国际水平持平,更是有许多仪器仪表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将一些控制系统仪表品种不断完善,也为国家重点大型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贸易逆差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促使了机遇的产生。奔着行业发展的大流,我国提出许多扶持仪器仪表行业的政策,例如:《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强制管理的统一计量器具目录(征求意见稿)》、《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等,一时间环境监测、工控系统、工业互联网成为仪器仪表行业热议的话题。但是从宏观角度来说,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依旧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因此,贸易逆差让未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同时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各大仪器仪表生产经营企业也应当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内进行高端技术引进与创新人才培养,对外将传统制造与新兴产业相结合。加快企业机械自动化进程的脚步,让仪器仪表更智能更高端。

  综上所述,产品智能化与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仪器仪表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为满足仪器仪表产品的应用需求,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企业应加强重视仪器仪表产品的智能化发展,积极研发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仪器仪表产品。努力让仪器仪表在不同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全方位的针对不同需求量身定做高质量产品成为企业的目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控制工程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工业机器人在2021年将有这六大发展趋势
    控制工程网
    2021-02-24
  • OPPO科技园数字化配电解决方案:助力5G移动终端发展
    控制工程网
    2021-02-23
  • 工业互联网创新正处于领跑关键阶段
    控制工程网
    2021-02-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今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将面临来自外资企业的严峻冲击

    2019-08-07

  • 先和环保、聚光科技两家环境监测仪器企业正在向国际市场发力

    2020-03-04

  • 丹东百特推出新型智能恒温恒湿称重系统

    2020-05-07

  • 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采用环境监测仪器溯源是关键

    2020-06-0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控制工程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