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采用环境监测仪器溯源是关键

仪表网 20200601

  • 环境监测仪器
环境监测仪器是用于监测室内外环境各项参数的仪器总称,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此次,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通过监测仪器,找出原因,加以治理。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要求今年底前完成黄河入河排污口试点排查,彻底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数,推动黄河流域做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排污口排查整治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方式。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流域内排污单位非法排污或者排处的污染物超标。通过排查排污口并对污染物进行追踪溯源,环保部门可以掌握河流污染物的来源,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改善流域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保护水平。

  2019年,生态环境部在一年内完成了对长江和渤海入河入海排污口的排查工作。共发现长江入河排污口60292个、渤海入海排污口18886个,是此前掌握情况的二三十倍。从长江和渤海的情况可以推断其他流域入水排污口也存在着同样的状况。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流域也是我国工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拥有我国15%的耕地、60多座大中城市以及国家重要能源煤化工基地。据统计,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80%。高度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而且除了废水无序排放之外,黄河流域还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整治黄河流域的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在长江与渤海的排污口排查经验上,综合考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实际情况,本次试点范围包括汾河、湟水河和黄河干流甘肃段等河流(段),整个过程分为“排查、监测、溯源、整治”4个阶段。查,就是摸清底数,全面掌握试点地区入河排污口数量及其分布,建立入河排污口名录。测,就是开展监测,了解入河排污口污染排放状况,分析掌握污染物入河排放情况。溯,就是进行溯源,开展排污口溯源分析,基本查清污水来源,了解污水排放单位。治,就是分类整治,在监测、溯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系统治理,有序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有效规范和管控入河排污口。

  排污口的监测和溯源是确定污染源的关键,也是环境监测仪器大展拳脚的地方。针对污染物溯源,目前已经有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研发的水污染预警溯源仪,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荧光指纹数据库对污染源进行快速定位。在黄河以及其他河流流域排污口的污染溯源中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进行分析。排污口的排查整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环境监测仪器将在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环境监测仪器是用于监测室内外环境各项参数的仪器总称,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此次,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通过监测仪器,找出原因,加以治理。

  环境监测仪器延伸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起步较晚,大约在2000年才有国产产品出现,但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技术升级的发展,面向"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监测和专用优化系统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为了满足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钢铁、石化、电力、有色金属等企业在环境监测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与此同时,分析仪器领域,尤其是高端环境监测系统领域,不仅仅涉及传统的光学、电化学、色谱、质谱类分析技术,还涉及精密机械、电子学、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多种核心技术。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环境监测仪器的测量技术不断提高,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仪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压力仪表原理、选型、安装注意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仪表网
    06-24 08:20
  • 转子流量计安装选型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仪表网
    06-21 09:20
  • 超声波流量计选用、安装、调试、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仪表网
    05-26 14:4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今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将面临来自外资企业的严峻冲击

    2019-08-07

  • 先和环保、聚光科技两家环境监测仪器企业正在向国际市场发力

    2020-03-04

  • 仪器仪表进出口逆差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2020-04-10

  • 丹东百特推出新型智能恒温恒湿称重系统

    2020-05-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