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快充和超长续航,谁才是真正的电动汽车技术

中国传动网 20220628

  • 电动汽车
  • 续航里程
  • 超快充
在丰田的制造理念中,有一个“品质过剩”的概念,也就是说一辆车或者一个零部件的品质基准远远超过了必要的水平,导致了品质上的浪费。

  我们总希望一辆汽车的品质越高越好,但是,品质的高低最终会反映在车辆的售价上。

  举个例子来说,车灯亮度能照亮前程就足够了,非要显示个标志或者成为示爱神器,那就得花更多的钱,甚至你花了这笔钱还不知道。

  最近关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长短的问题,因为马斯克的“出尔反尔”而再次成为热议的主题。从300公里到如今的700公里,电动汽车的长续航曾经是车企的争夺焦点。

  从绝对值来说,我们希望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越长越好,这样可以减少充电次数和时间,减少传言之中的续航里程焦虑。但是,更长续航里程需要用更高的技术和更高的能量来堆砌,最终体现为高昂的售价。

  过去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处于300公里区间,再加上续航不稳定以及低温带来的续航衰减,追求更高的续航里程成为整个行业的主流需求,直到如今,500公里到600公里区间的续航里程已经成为主流。

  续航里程还需要继续增长下去吗?

  马斯克的特斯拉已经将主流车型的续航里程维持在500公里区间,这对于很多车企而言或许是不思进取的表现,毕竟还有700公里,甚至1000公里续航的车型。

  实际上,除了不必要的购买成本之外,超长续航里程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充电速度和充电时间的影响。据悉超快充电池技术和超长续航两大技术已经成为物理悖论。

  那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用户是需要一辆充电快的电动汽车,还是续航长的电动汽车?

  要说明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回到续航里程焦虑的问题上来。

  从表面上看,里程焦虑的问题是续航里程长短的问题,只是从如今电动汽车的主流续航里程来看,这个问题却是续航稳定性、真实性以及充电速度的问题。

  试问一辆标称续航400公里的汽车,真的能实打实地跑400公里,又或者说10分钟就充满400公里,何以见得会有如此严重的里程焦虑?

  特斯拉在普及电动汽车的过程中,续航里程的提升和充电领域的革新都在同步进行。

  如今主流的续航里程是500公里,却是非常实在的续航里程,加上自建充电网络和V3超快充电桩,其用户的里程焦虑已经成为历史问题。

  特斯拉最新的4680电池即将来临,很快用户就能看到这个全新的电池技术,究竟在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上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我们诚然对后者更加期待,毕竟从500公里续航到700公里,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而更快速的充电速度将解决电动汽车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人类对高科技的追寻总是无止境的。

  我们看到有1000公里续航里程的汽车已经出现,我们也终将在路上看到自动驾驶的汽车,在这之前,或者说在更多的主流应用场景,我们要的不是更高的技术,而是合适的技术带来足够便利的用车生活。

  我们看到电动汽车跑得越来越快,续航里程也越来越长,即便是基于法定标准的续航里程会脱离实际用车场景,车企也应该帮助用户在日常用车过程中,拥有信心十足的续航里程,而不至于心惊肉跳。

  这考验的不仅仅是一家车企的技术实力,更是一家车企是否真正做到了为用户考虑到最后一公里。

  对于车企而言,如果电动汽车显示剩余里程只有100公里,你的用户是否有信心去跑50公里的路程?谁又会成为那一家充电10分钟跑200公里的汽车?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想要更快,还是要更长?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传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非凡十年 | 希望森兰的十个维度
    中国传动网
    2022-10-21
  • 皮尔磁:灌装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中国传动网
    2022-10-18
  • 皮尔磁:安全小型控制器的新模块——紧凑且经济
    中国传动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解密特斯拉四大超级工厂,透视特斯拉汽车降价前兆

    2019-11-29

  • Vishay推出首款经AEC-Q200认证的厚膜高功率电阻,有助于减少元件数量并降低成本

    2020-02-21

  • 韩国科学家研发可大幅提升容量的新型电池材料

    2020-02-25

  • 三星SDI已开始扩建匈牙利电池工厂,预计投资12万亿韩元!

    2020-02-2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传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