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有哪些安全风险?人工智能可以派上用场

中国机器人网 20220629

  • 人工智能
  • 智慧工地

  由于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规模比较大,施工内容比较多,所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杂七杂八的东西,相对来说具有极大的管理难度。在当今这个工程规模不断增大,施工技艺不断发展的行业环境下,我们想要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也更加困难。确保安全施工和高效施工是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工作重点,我们应该立足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将智慧工地这一系统应用到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当中。

  到目前为止,建筑队伍已经趋于完善,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工种。不同的工种在操作规范、技艺水平等方面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是就导致管理部门所承担的管理任务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当下的管理需求。本身我们的施工队伍数量就比较多,且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交替频繁,相对来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还有就是施工现场需要一定的开放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闲杂人等的随意进出提供了契机,进而为整个现场工程的人员管理工作增大了负担。除此之外,针对施工人员的出勤情况和薪资核算等方面的内容,很多企业和管理部门并没有做好及时的记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资纠纷发生的频率。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社会稳定的不断改变,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建筑工程行业列为高危行业,在项目工程整个进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平心而论,其中大部分安全事故是可以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来有效规避的。相较于其他管理模式而言,智慧工地所带来的效果更加明显。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