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将扩大

控制工程网 20200415

  • 云计算
  • 信息安全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发展速度相比全球安全市场更为迅猛。CCID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495亿元,增长率约为21%,该增速远超全球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增长速度。

  2019年1月,我国颁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9年10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政策频发的2019年象征着我国的信息安全市场正在向发达国家靠近。尽管我国现存的信息安全市场中仍以硬件开发为主,软件开发为辅,但随着5G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国家安全、个人信息和金融领域的应用,我国的信息安全将逐步向安全服务转型,前瞻初步估计三年内我国信息安全的市场规模将破千亿。

  信息安全分三类 中国主硬件 全球主服务

  信息安全是指通过采取措施对信息系统的软硬件、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产品主要包括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及安全服务,而安全服务的作用作用是联结安全软件和安全硬件。


  根据CCID公布的数据分析可知,2018年我国信息安全行业以硬件为主,软件为辅,服务最弱,分别占信息安全市场的48%、38%和14%;与之形成对比的全球信息安全领域中,安全服务占据65%以上的市场。国内信息安全行业以安全硬件为主的特点与全球以安全服务为主的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前瞻认为主要由三个因素导致:一是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制造是硬件的基础故而以硬件起步;二是我国的服务意识与相关IT技术弱于全球水平;三是我国企业安全支出更多为合规驱动,主动防御意识弱。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5G技术及云服务理念的渗透,网络信息安全商业模式将由软硬件产品向服务逐步转移,该变化符合全球信息安全发展的趋势走向。预计2021年,中国安全服务市场份额有望提高到20%左右。


  信息安全由国企推动 最先普及金融

  国家信息安全是推动整个信息安全行业前进的首要动力,一旦国家信息被不法分子泄露,造成的政策和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其次是个人信息的电信业和“离钱最近”的金融业。从下游需求来看,2018年政府、电信和金融等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是信息安全产品的主要需求对象,总占比超过60%。智能金融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首批试点应用,未来我国信息安全市场中金融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


  2019年是信息安全政策频发的一年

  2019年我国的信息安全政策及相关法规颁发频率密集,平均一月一条。在2019年开年,我国结束了区块链信息服务无法可依的状态,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随后由公安部牵头印发收个专门针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文件《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2019年的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全面覆盖了个人信息、网络信息、工业互联网、网络音频、区块链信息等领域。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三年内可破千亿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发展速度相比全球安全市场更为迅猛。CCID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495亿元,增长率约为21%,该增速远超全球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5G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建设的逐步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其投入将持续增加。预计未来3-5年,行业增速加快,到2022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控制工程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工业机器人在2021年将有这六大发展趋势
    控制工程网
    2021-02-24
  • OPPO科技园数字化配电解决方案:助力5G移动终端发展
    控制工程网
    2021-02-23
  • 工业互联网创新正处于领跑关键阶段
    控制工程网
    2021-02-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020中国(北京)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2019-12-18

  • 阿里巴巴:让ET“医疗大脑”成长为“高级医师”

  • 服务器、打印机应时爆红!在线教育该如何留住机遇?

    2020-02-21

  • 欧盟宣布启动新数字战略,从AI到数据,追赶美国和中国步伐

    2020-02-2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控制工程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