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的未来

iotforall 20220713

  • 网络安全
  • 数据安全
  • 隐私保护



毫无疑问,世界正迅速迈向数字化。如今,银行服务、购物、交友以及缴纳账单只需轻轻一点即可完成。特别是新冠大流行之后,越来越多的活动转向了数字世界,未来数据安全的标准也必将更加严格。数据安全是一个涵盖范围广泛的术语,它涉及谁可以查看你的数据、为什么可以查看,以及具体哪些数据可以被查看。目前已有相关法律和法规来确保数据隐私的未来,但其中仍存在某些漏洞,这些漏洞可能会危及数据隐私。密切关注未来五年全球数据保护的发展趋势将是至关重要的。美国政府已经启动了隐私方面的讨论,并正在着手实施一些重大的隐私变革。让我们展望未来,探讨未来几年数据保护职责和法规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密切关注未来五年全球数据保护的发展趋势将是至关重要的。”——Alex Lysak点击推文数据安全与保护的变化我们整理了一组预期在数据保护和隐私控制方面可能出现的变化。数据保护职责目前的数据保护团队正在努力工作,但从必要性的安全级别来看,数据保护职责的数量仍有待增加。未来,必须拥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团队,专门负责确保数据安全,这将有助于更好地执行计划和政策。诸如数据保护官、首席信息官和数据安全经理等角色必须由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员担任。多标准合规工具隐私与安全之间有着细微的界限,两者在职责和功能上存在共通之处。这些功能应与其它合规标准和法规保持一致。因此,将数据安全和隐私管理纳入统一的多标准体系中,将是节省成本和时间的有效方法。这将有助于将多种法规整合为一个系统来管理。更严格的法律目前已有法律来保护数据拥有者的隐私。数据显示,全球60%以上的人口已被某种形式的隐私法律所覆盖。《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以及其他隐私保护法规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缺失之处。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引入更严格的隐私保护变革。由于私密数据具有敏感和机密的特性,因此需要更多的安全保障。更多的数字化,也意味着更多的数字威胁在提高数据隐私和数据保护水平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防范和抵御来自入侵者和威胁的攻击。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过去一年中“居家办公”(WFH)已改变了企业界的运作方式,数据暴露于恶意黑客、攻击者和入侵者的风险随之增加。数据也极易成为内部人员的目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通过不安全的网络访问和操作数据。员工、投资者、员工的家人和朋友都能够轻易接触到公司的机密和私人数据。政府与监管机构的角色公司、员工和个人用户都应享有数据隐私权。毫无疑问,在未来几年,我们将会看到在数据共享、访问和网络使用方面变得更加谨慎。然而,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必须确保互联网上的数据流动100%安全可靠。为此,将不得不做出许多重要且严格的决策。从隐私政策的重大调整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策略实施,最终目标都是确保隐私不被侵犯。数据安全革命如果从过去两年疫情后的经验中可以学到什么,那就是数据很重要,但保护数据更重要。许多国家已经在采取措施保护本国数据,未来还将有更多举措。把未来几年称为数据安全的“革命”时期并不为过。


网络安全数据分析IT与安全安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iotforall

作者最近更新

  • How to Implement Device Convergence for Sigfox & LoRaWAN
    iotforall
    2023-12-22
  • Edge and IoT Predictions For 2024
    iotforall
    2023-12-22
  • IoT Device Security Challenges: Calling for Consumer Vigilance
    iotforall
    2023-12-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工业物联网规模预计2020年将突破4500亿

    2018-12-07

  • 无人机名企源代码泄露损失上百万 暴露其更大隐患

    2019-04-28

  • 曝特斯拉GPS接收器存在漏洞易被攻击

    2019-06-22

  • 外媒称奔驰用定位传感器跟踪车主

    2019-08-2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iotforall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