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发动机中的唯一!490牛服务100颗卫星 真牛

凤凰网 20220720

  • 航天技术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体消息,该集团六院801所研制的490牛发动机,近日圆满完成了中星6D卫星变轨飞行任务。

作为我国高轨卫星唯一的轨控发动机,490牛发动机已经参与了100颗卫星/探测器的飞行任务,包括北斗、风云、高分、嫦娥等等。

上世纪80年代初,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远地点发动机研制技术,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属空白。

航天老专家任新民表示:“我们积累了20余年研制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经验和一支有能力的科学技术队伍,如果我们自己不搞远地点发动机而从国外进口,那么我们将永远依靠别人,同时,我就不相信我们中国人研制不出这种发动机,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研制出来。”

第二代490牛发动机立项之初,研制团队为了解决材料不断烧蚀问题,赴北京、西安、宁夏、昆明等地调研,翻译整理文献资料200余份。

为了保证研制进度,高强度的试车是家常便饭,点火试车往往一做就要一天一夜。技术负责人刘昌国带领几个年轻人24小时轮流守候在试验现场,一边试验一边记录、处理和分析数据。

从预先研究到实现首次飞行,801所用了长达12年,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引领7项新技术发展。

2007年11月,490牛发动机将嫦娥一号卫星定位于距月球高度约200公里、周期为127分钟的圆轨道,在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上写下光辉一笔。

1994年,490牛发动机首次应用于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经统计,1994年-2007年,490牛发动机历时13年执行了10颗卫星的变轨任务;

2007年-2015年,历时8年执行了40颗卫星的变轨任务;

2016年至2022年7月初,历时6年执行了50颗卫星的变轨任务。

2012年6月1日,中星2A卫星完成最后一次变轨,标志着第二代490牛发动机首飞成功,着卫星寿命将延长一年多,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第三代也已研制成功,引入第三代铼/铱材料,真空比冲达到325秒。

查看全文

点赞

凤凰网

作者最近更新

  • 我在元宇宙投了1400元给无聊猿NFT 现在能赚108万
    凤凰网
    2022-08-26
  • 腾讯幻核“猝死”,下一个轮到谁?
    凤凰网
    2022-08-26
  • 手机里的微信群 都在变成DAO
    凤凰网
    2022-08-2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NASA火星直升机目前已做好发射准备

    2020-04-07

  • “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啥意思?一文看懂火箭命名规则

    2020-05-07

  •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运行正常 5月8日返回

    2020-05-08

  • SpaceX宣布试射首批可减少阳光反射的星链卫星

    2020-05-1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凤凰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