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超音速弹刚试射成功 印度称中国开发出人工智能新技术

中国机器人网 20220722

  • 人工智能
  • 北斗导航系统
  • 高超音速武器

   如果谈及北斗系统,许多人都知道为国产导航系统,属于一款军民两用产品,但是在外国人眼中似乎不止民用的问题,更喜欢谈北斗的军用问题。近日,印度媒体《欧亚时报》对北斗系统的认知另一个解说,特意发表一篇文章《你好纽约!中国进行“高超音速飞行器”从山东飞赴美国的北斗模拟演习》,全文的中心思想:中国北斗导航又掌握一项独门绝技,为高超音速武器提供全球制导!

 

  印度人又发现北斗的一个新用途

 

  按印度媒体的说法,完全属于从国内的报告中找到一篇文章,原来中国研究人员模拟了一艘从中国起飞经北冰洋到达纽约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的飞行轨迹。研究认为,只有北斗系统才能够促进地球指挥中心与高超音速飞行器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的持续联系。

 

  高超音速飞行器有很多种,印度人指的是哪种呢?

 

  如果按照印度人的说法,我们可能又拿下一个全球第一!北斗系统只是个导航系统,现在要将一个制导中继系统来使用。这个功能让中国突破高超音速导弹实时制导难题,由于中国距离北美过于遥远,如何解决洲际打击中的制导问题,也就成了一个难题,尤其是实施精确打击。

 

  由于北斗系统为全球覆盖,如何使用其进行制导中继,等于取消了距离上的制约,最终只需要看导弹能飞多远了。

  美国人要发射卫星侦测高超弹

 

  如今中国试验北斗卫星制导高超弹,是一个尚在理论中的技术,但是却有不小的可行性,据研究表明:北斗的时滞不到一秒,理论上可以让高超音速飞行控制到最后一分钟。那么打纽约的话,可以实现控制全程,也就是说整个制导过程几乎不会出现中继通联的问题。

 

  本来美国在新一代军事技术领域就已经落后于人,如今中国又领先一步,更实现了对美国本土实施打击的目标。那么对美国就有相当大的威胁,因为美国有自己的GPS系统,可是没有高超音速导弹可用,也没有解决制导中继问题。

 

  高超武器的制导也是个难题

 

  这事只能说,印度媒体通过了解一些报道,展开了非常丰富的联想。认为中国开发新技术,大体可以说为,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促成了新技术的产生,即解决了制导中继中的数据传输问题,也完成了通信连接的问题。由于高速飞行会在高超音速飞行器表面产生等离子层,形成隔断通信的效果,这个似乎尚无解,不知道怎么解决的。

 

  另外,印度人的眼光也过于狭隘,高超音速飞行器并非都是武器,为什么不能用于民航飞行呢?高超音速客机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再说,这一技术尚只有理论的,北斗系统有超过50枚卫星,确实具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可能看到2枚北斗卫星的要求。但是实现新功能有点过于遥远了,许多技术尚没有解决,但是不阻碍印度媒体宣传:美国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美国本土面临着打击的问题,还是高精度的打击。

 

  高超音速的争夺一直都在

 

  不管怎么说,印度人相当有想象力,也展示了一个不错的前景,提醒美国,真正要担心的是中国北斗这项用途,北斗中继制导功能,或者说,如果真有高超音速导弹打向美国本土的纽约,全程信号无盲区,对此美国没啥应对办法。

 

  那么美国处境愈发艰难,在新一代技术开发方面美国处于一个屡屡碰壁的状态,现在美国高超音速弹刚试射成功。7月18日,美国国防部宣布,雷神公司研发的一款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成功,但是这只是自2013年以来,该型号的第三次成功试验,距离成功列装有相当远的距离。现在印度称中国开发出人工智能突防新技术,对中国高超技术发展提供了一个推动力,对美国就是雪上加霜了!

 

  美国高超武器上面已经落后

 

  这事只能算是一个说法,有关技术尚处于理论上,但是外国媒体能如此热心于关注中国的事情,也算是一个积极的变化了!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