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云也上市了,为何“中小云”企业都争着上市?

智能制造网 20200512

  • 云计算
  • 公有云
5月8日,独立云服务商金山云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 “KC”。据悉,这是今年以来国内又一家冲击上市并取得成功的云企业!此前,1月份的时候优刻得就曾成功闯关科创板;同时4月份,青云也曾递交招股书;而在近期,完成C轮融资的浪潮云也开始冲击科创板。

  5月8日,独立云服务商金山云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 “KC”。据悉,这是今年以来国内又一家冲击上市并取得成功的云企业!此前,1月份的时候优刻得就曾成功闯关科创板;同时4月份,青云也曾递交招股书;而在近期,完成C轮融资的浪潮云也开始冲击科创板。


  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大量“中小云”企业都在争相上市,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国内云计算市场潜力巨大

  在笔者看来,国内不管是巨头云企业还是中小云企业,大家争取上市的宏观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国云计算市场的巨大潜力。因为只有在巨大商机和广阔前景面前,企业们才会争相上市、加速融资,以期通过更快更好的发展占据市场主要位置。

  一直以来,我国云计算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速非常快。2018年的时候,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共有云市场,据相关数据预测,2019至2023年我国公有云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50%左右,届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000亿人民币以上。

  在此背景下,我国云计算行业发展前景巨大。再加上今年以来,“新基建”的提出更是让云计算战略布局加快,基于此企业们都想把握住新的风口和机遇,加速壮大自己。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以来如此多云计算企业都纷纷走上了上市之路。

  二、企业遭遇着连年亏损状况

  当然,金山云、优刻得等“中小云”企业瞄准上市,也与近年来自身企业的发展现状分不开。云计算虽然是一个蓝海产业,但企业要想在其中耕耘也面临技术、成本、人才等不少压力。而中小企业在这些压力下投入巨额资金却回报缓慢,这导致它们面临连年亏损的难题。

  如果我们以金山云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金山云在2017至2019年,净亏损便逐年增加,三年总亏损达到了近30亿元。在其招股书中,金山云曾直言不讳的指出“有净亏损的历史,并且不确定未来的盈利能力”是主要风险之一。

  与此同时,由于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青云、优刻得等规模和级别与金山云差不多的云企业也都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此情况下,上市就成了这些“中小云”谋生、破局和突围的途径之一。它们希望通过上市获取融资,以支撑企业发展,并寻求盈利机会。

  三、企业面临着巨头激烈竞争

  最后,“中小云”企业积极上市还离不开巨头企业们的竞争压力。目前,我国云计算市场基本被百度云、阿里云等巨头瓜分,其它诸如金山云等都很难与其分庭抗礼,只能在细分领域保持一定竞争性。这种格局就让中小云企业非常被动!

  一方面,巨头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中小企业带来沉重压力。例如此前,巨头间的价格战便对中小云企业们带来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想在巨压之下谋生就必须提升技术、增加获客、深耕细分市场,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

  基于此,上市可以为“中小云”企业们缓解一定的资金压力,并增加它们与巨头企业的竞争筹码。笼罩在巨头阴影之下,“中小云”企业们只有通过上市才能跟上行业发展和巨头们的步伐。所以说,争取上市也是它们在高压之下的必然选择之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智能制造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周趣评:两大运营商发布三季度季报;亿纬锂能发布新储能电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以标准化抢占产业高地 人工智能领域首批国标呼之欲出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借风势,乘风起!用技术“数”写“数字中国”新篇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020中国(北京)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2019-12-18

  • 阿里巴巴:让ET“医疗大脑”成长为“高级医师”

  • 服务器、打印机应时爆红!在线教育该如何留住机遇?

    2020-02-21

  • 欧盟宣布启动新数字战略,从AI到数据,追赶美国和中国步伐

    2020-02-2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智能制造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